臺灣唯一投資理財教育平台、國際金融資訊整合網,提供最完整的財經訊息、國際金融資訊給您。
立即訂閱今週刊~啟富達學員獨享『紙本每期只要48元, 電子每期只要29元』
啟富達官網搬家了!
 
財經快訊
心癢難耐想進場了嗎?忍住!專家破解華爾街的五大迷思
日期
2013-02-23
鉅亨網鄭杰 綜合報導  2013-02-22 21:25:29     

道瓊指數又衝上 1 萬 4000 點,過去一整年來,美股牛光滿面,小型股也衝上有史以來高峰,連路人都心癢難耐想進場了。但是《MarketWatch》專欄作家 Brett Arends 態度卻是完全悲觀,認為現在股市已經過熱,他已經等著看好戲了。

他點出股票市場總是有以下五大迷思圍繞,迷惑了投資者。

迷思一:因為美國企業前景看好,所以美股將會有好表現

Arends 指出,部份企業的確手上擁有大把現金,但,那又如何?他們同樣也擁有大筆負債。根據聯準會數據,美國非金融業企業的總負債已經衝上史上新高 13.9 兆美元,較 10 年上升 40%。

換言之,這些企背負的負債和美國政府一樣多,光是過去三年就借了超過 1 兆美元。次貸風暴的教訓還沒有忘記吧?

另外,雖然企業獲利的確在成長,但 Arends 認為這也並非加碼投資的理由,因為這些條件都已經反應至股價當中了,事實上這還是值得擔心的理由。企業獲利在經濟中的比重不可能無止盡的增加,會上去就會下來,根據美國商務部紀錄,當前的企業稅後獲利比重水準只再過去幾個特定年份出現過,像是 2006 年、1967 年、1929 年。還認為現在是好時機嗎?

迷思二:因為經濟正在復甦,所以美股將會有好表現

經濟的確正在復甦,但那又如何?這並不代表股市就會一同起飛。從 1968 年至 1982 年之間美國經濟成長了 300%,但是股市卻幾乎原地踏步,要是課稅後,投資人其實還虧。

自 1999 年起,美國經濟成長近 66%,投資人手中持股亦如是表現?日本經濟自 1989 年起成長雙倍,但日經指數可是跌了超過 75%,倫敦商學院教授 Elroy Dimson 及其同僚的研究發現,全球許多資本主義經濟體成長時,投資人卻是毫無收穫。(接下頁)

Arends 表示,經濟成長不一定會帶來好的資產報酬,這只是神話傳說。

迷思三:股票一年平均可賺 9%

沒錯,自 1928 年起至 2011 年,美股平均每年上漲 9.2%,但並不能就直接將這樣的表現套用至未來。

Arends 指出,首先,這個數字還包含了通膨在內,若是以實質就是以現在的美元計價,報酬率其實差不多是 6%,再者這只是個平均值,誤導性極高。

根據數據,過去這些年來,美股只有在兩段時期大勝通膨,分別為 1949-1967 年,另一段則為 1982-1999 年,這兩段多頭時期前都是歷經了一段毫無所獲的熊市。若是投資人錯過了這兩段多頭時期,那麼從美股可獲得的回報,加計通膨後就只有 7%,不是每年平均 7%,是全部加起來只有 7%。

迷思四:平衡股債投資組合永遠能夠獲利

Arends 認為,這更是胡說。所謂股票 6 成,債券 4 成的傻瓜投資保證組合,其實大有問題,過去至少有兩段時期無法獲利,一是 1937-1950 年間,另一則是 1965-1982 年間,而未來這樣的投資也可能會再出問題。

這是因為並沒有什麼「平衡」股債投資組合這種神奇的事,這樣的投資組合過去能夠發揮作用,要不就是股票被低估,要不就是債券被低估,或是兩著都被唧咕。

但在今日的不公平劃分市場,聯準會已經替 10 期國庫券定下了收益率 2% 的標準,這甚至還低於十年通貨膨脹的預估值。當今的美債殖利率被精準的制定,代表每年的購買力都將因此受損。也因此這些債券是不可能被低估的,他們甚至都已經是被瘋狂地高估了,未來十年投資債券不賠的唯一可能就是美國陷入通貨緊縮,以及大蕭條導致股市崩盤。

迷思五:還有數十億的熱錢在岸上觀望準備入市

大筆資金準備入世?但 Arends 認為,其實只要仔細想想,只要有人買股票,就有人要賣股票,多少的資金投入,就會有多少的資金出場。進入的市場總資金其實是「零」。不相信的話,等著看吧。

 
 
 
 
Copyright © 2008 啟富達國際(股)公司_推薦如何投資理財課程 版權所有   電話:02-2703-2053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三段26號4樓之3   E-mail:cfd.wma@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