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亨網編輯查淑妝綜合報導 2013-01-09 08:40:27
2012 年第 4 季以來,中國經濟築底回暖,回復增長勢頭,季內的各項宏觀經濟數據及去年底 A 股的大幅回升均顯示了這一點。然而,評級機構惠譽昨 (8) 日警告,中國大陸的債務問題仍對經濟穩定構成壓力,有 6 成機會調低中國的主權評級。對此,有中國財政部官員及政府智囊指出,目前中國債務規模和風險完全可控,發生主權債務危機的可能性極低。
香港《文匯報》報導,惠譽國際亞太主權評級主管高翰德 (Andrew Colquhoun) 在電話會議中表示,給予中國外幣外幣發行人違約評級「 A+」,展望為「穩定」,主要由於中國有龐大外匯儲備作支持;不過對中國本幣主權評級給予「 AA-」,展望為「負面」,並稱有 6 成機會將中國本幣發行人違約評級從「AA-」降至「A+」,主要由於中國國內的債務問題仍然對經濟穩定構成壓力。由於中國的債務規模增加,影子銀行和表外產品規模增加亦是其中一個問題。未來評級會否調整要視乎中央政府如何消除表外貸款的問題。
該行關注中國借貸持續上升,中國總信貸額佔國民生產總值由 2008 年的 124% 升至現時 190% 水平,加上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亦上升 15% ,已超過經濟可負擔水平,而這嚴重的債務問題,可令中國的主權評級有 60% 機會被調低至「A+」水平,並認為新政府有需要著手解決問題。該行又指,中國內地影子銀行問題持續擴張,加上低透明度及內銀違約理財產品問題都惹人關注。
高翰德稱,中國經濟有望避免「硬著陸」,今明兩年的經濟增長可望分別達8%及7.5%,但較難重回雙位增長。又指出,在中央新領導層上任後,內地經濟會由投資主導,轉由內需帶動,有關因素將會是內地未來的主要挑戰。
該行在去年12月公佈的報告已指出,中國投資帶動經濟的模式已受到考驗,故新一屆領導人需糾正失衡問題及推動中國經濟向消費驅動型增長模式來平衡目前經濟模式。
至於香港方面,惠譽給予本港長期本幣及外幣發行人違約評級在未來 12 至 24 個月維持「AA+」,評級展望為穩定。主要因為本港的公共金融系統穩定。雖面對早前熱錢湧港,令港匯受壓及影響本地股市及樓市,然本港長久以來建立穩健的金融體系在應對熱錢的進出上都處理得當。該行又認為,即使本港未來可能增加福利開支,但並非單一本港問題,而是整個區域都面對相同問題,故不影響評級,加上本港擁強健的公共金融系統,公共開支佔本地生產總值比例又一直維持在20%水平的限制下,故仍有彈性可增加財政開支。
惠譽指今年亞太區經濟繼續向好,有助支持區內國家的信貸評級,而亞洲新興市場國家的評級展望大致為穩定,但穩定並不代表不會更改評級。惠譽又表示,發展中的亞洲區國家仍是增長最快地區,今年經濟增長率可達 6.4% ,較去年的 6% 為佳,而除日本外的整體亞洲區今明兩年平均經濟增長預期可有 3% 至 4% ,比歐美的 1% 至 2% 高,而外圍風險主要仍是歐元區及美國的財政問題。
該行自去年 5 月起對日本主權信貸評級連降兩級至「A+」水平,主要認為日政府解決負債問題的態度不積極,公共負債削減成效成疑。該行亦不會因自民黨的競選承諾而更改日本的主權評級,但若新政府能實現經濟增長,則可有助改善評級。
澳洲方面,惠譽指,中國經濟放緩對澳洲出口造成影響,但澳洲一般政府債務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較低,加上政策具彈性,如可調低商品價格,而澳洲央行 (RBA) 亦可透過降低息率及弱澳元去解決過熱問題,抗衡出口所受影響,故仍維持評級「AAA」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