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唯一投資理財教育平台、國際金融資訊整合網,提供最完整的財經訊息、國際金融資訊給您。
立即訂閱今週刊~啟富達學員獨享『紙本每期只要48元, 電子每期只要29元』
啟富達官網搬家了!
 
財經快訊
柏老出招 妙避跌崖苦
日期
2012-12-14
鉅亨網楊琇羽 綜合報導  2012-12-13 21:30:33     

美國總統大選後,民主共和兩黨為財政舊制屆滿銜接問題(或稱財政懸崖)之立場不同而劍拔弩張,擴張舊制大限將近,兩黨談判陷僵局,市場觀火憂墜崖苦。

凱因斯學派大師克魯曼(Paul Krugman)近月重炮批財政角力致政治失靈,警告成長走疲之際大降預算赤字將令經濟衰頹。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主席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同樣從凱因斯學派邏輯出發,估美國經濟增幅將因財政懸崖而萎縮。

在凱因斯模型下,稅賦增加會降低民眾的可支配所得,政府支出減少跟進帶動總和需求萎縮,成為經濟成長衰退的立論依據。據此,擴張性財政政策的結束,邁入撙節緊縮,就意謂經濟必然衰退? 

《大西洋(The Atlantic)》資深編輯 David Beckworth 寫道,凱因斯學派懼怕的墜崖惡夢難成真,他們忽略了美聯準會主席柏南克(Ben Bernanke)能夠「發功」阻擋悲劇發生,聯準會只要能適當操作手上的貨幣政策工具,就能夠避掉經濟衰退的風險。

目前央行設有每年通膨率控制在 2% 的目標,倘若刺激措施促使經濟大幅擴張,央行就會進行反向操作控制通膨至目標水準,並影響到產出;反之亦然。當然,實務上央行無法精準地調控通膨至理想目標,但也相差不遠。凱因斯學派則不認同貨幣政策是萬能,因此有了「流動性陷阱」理論,指當利息處在極低狀態下,央行的貨幣政策就不再管用,也無法誘使需求增加。

那麼依目前美國低息條件來看,撙節緊縮將導致國內需求及支出減少,央行的貨幣政策工具即使端上桌相救,是否也會因步入流動性陷阱而失靈?

英國、加拿大經驗

Bentley University 經濟學教授暨知名部落客 Scott Sumner 以英國央行為例,說明在法定貨幣系統中,央行的工具皆能夠成功刺激經濟。1981 年英國柴契爾夫人上任初期,內閣便在經濟衰退期間推行嚴格的減赤方案,當時多數凱因斯學派經濟學家對此表達強烈反對,其中更有 364 位學者聯合上書,指此舉不符經濟成長邏輯。

在一片反對聲浪中,鐵娘子柴契爾夫人依然堅持施行撙節,英國央行同時採取貨幣寬鬆措施,而當時凱因斯學派經濟學家普遍不看好結果;1981 之後幾年,英國經濟復甦,且成功減赤。 (接下頁)

九零年代中期的加拿大,歷經數十年的預算赤字問題,1995 年債務佔國內 GDP 比重甚至高達 70%;時任財政部長的 Paul Martin 推出五年期削減聯邦預算案,該方案主要聚焦於政府支出減少。

2000 年代初期,加拿大減赤有成,還創造預算盈餘。同樣在財政緊縮的這段期間,加拿大央行推出貨幣寬鬆措施,收效良好,抵消政府支出減少對經濟的衝擊。

墜崖別怕 聯準會招數夠力

場景拉回美國,美國現行利率雖遠低於上述兩例當時的水準,但聯準會的貨幣擴張措施早已奏效。過去兩年,美國聯邦支出逐年下滑,此期間政府預算赤字佔 GDP 比重下降 2 個百分點。美國財政撙節早已在歐債危機烽火連天、亞洲成長走緩當中低調啓動,聯準會的量化寬鬆措施幫助名目支出在外圍不確定因素大增當中仍能維持不墜,一年以約 4.5% 的速率成長,功不可沒。

同樣的道理,專家推測,美國儘管在財政擴張舊制屆滿而回歸高稅賦與減支的緊縮環境,也會因柏老出招而獲得平安。

現在市場知道聯準會會採取積極的貨幣寬鬆措施,包括公開市場操作(OMO),以維持名目 GDP 的穩定成長,並創造民間投資與消費信心,至於政府如何撙節減支,就顯得不是那麼重要。2013 年之後,民間的注意力會放在寬鬆貨幣措施能夠帶給市場什麼樣的福利,從而刺激個人支出成長。

美國聯準會有能力發功「避掉」財政緊縮對經濟成長的負面影響,不過倘若國會議員幫倒忙制定出不利競爭力與需求的政策,聯準會的寬鬆措施亦會功敗垂成。

 
 
 
Copyright © 2008 啟富達國際(股)公司_推薦如何投資理財課程 版權所有   電話:02-2703-2053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三段26號4樓之3   E-mail:cfd.wma@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