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唯一投資理財教育平台、國際金融資訊整合網,提供最完整的財經訊息、國際金融資訊給您。
立即訂閱今週刊~啟富達學員獨享『紙本每期只要48元, 電子每期只要29元』
啟富達官網搬家了!
 
首頁   >   臥龍學院 > 詳細內容
臥龍學院
本區發表之圖形、文字,僅屬個人言論,並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發 表 主 題 華爾街:衰退要來了,消費者:不是已經開始了麼? 發 佈 日 期 2022-07-07 16:13:31
發 表 人 安格爾斯 回 應 數 1
作者: 韓旭陽 2022-07-07 10:15
資料來源: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64079

對許多家庭和企業來說,華爾街反覆警告的所謂“經濟衰退”早就已經到來。

根據 CivicScience 上個月的一項民意調查,超過三分之一的美國人認為經濟現在已經處於衰退之中。
“時代的一粒沙,普通人身上的一座大山”

小型企業主、消費者和其他普通民眾的煩惱可以從所謂的“痛苦指數”(Misery index)中觀察出來,該指數由失業率和通膨率加總得來,數字越高,表示痛苦程度越高。媒體的數據顯示,美國的這一指數已經達到12.2%,接近疫情爆發時和2008年金融危機後的水平。

其他指標也印證了這種悲觀的情緒。美國諮商會衡量的美國消費者預期已降至近10年來的最低水平,是1980年代以來衰退的重要指標;整個經合組織的信心已經連續11個月下滑,為2009年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下滑。

安聯首席經濟學家 Ludovic Subran 表示:

人們變得越來越窮。就算並沒有出現衰退,但“感覺起來”和“聞起來”真的像衰退。

全球性的通膨飆升——尤其是基本食品和燃料的價格,侵蝕了家庭的消費能力。各國央行正在應對這一危機,但當它們提高利率時,就會給那些有負債的國家施加壓力。工人們抱怨他們的工資跟不上生活成本,這種不滿情緒已經在一些國家引發了罷工。

英國的情況也是類似。英國連鎖超市樂購 Tesco 表示,消費者購買的商品越來越少,並轉而購買更便宜的自有品牌主食。英國智庫 Resolution Foundation 的一份報告稱,多年的收入停滯讓最貧困的家庭“殘酷地”面臨著生活成本的緊縮。

對普通人來說,經濟衰退的傳統技術性定義——連續兩個季度的經濟萎縮,已經不再重要了。
衰退是一場“自我實現的預言”

隨著2022年進入下半程,新的擔憂開始顯現。除了通膨壓力之外,人們對經濟增長前景的擔憂也越來越多;而且不僅是在今年,人們對2023年的前景也不容樂觀。

這種情況與人們曾經預測的2022年及以後的情況大相逕庭,人們曾一度預計美國上世紀“咆哮的二十年代”(Roaring Twenties)會重演。相反,市場從根本上就缺乏歡欣鼓舞的情緒。

市場也出現了預警信號,標普500指數較1月份的高點下跌了20%以上,歐洲 stoxx 600 指數下跌了約19%。持續不斷的警告和各種唱衰的頭條新聞意味著,經濟衰退有可能成為一種“自我實現的預言”。

在這種預言的暗示裡,僅是對經濟衰退的擔憂就已經迫使消費者和企業縮減開支,破壞了需求並加劇衰退。

經濟學家 Anna Wong 表示:

“自我實現”的衰退風險比以往更高,真的衰退最早可能在明年初發生。

儘管家庭和企業的資產負債表強勁,但對未來的擔憂可能導致消費者減少支出,進而導致企業減少招聘和投資。

華爾街和政府官員們仍在負隅頑抗:經濟衰退並非不可避免!

對美國而言,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是經濟衰退的官方仲裁者,它將經濟衰退定義為“經濟活動大幅下降,並蔓延至整個經濟,持續時間超過幾個月”。但任何此類聲明通常只會出現在真正陷入衰退時,甚至在衰退之後。

上個月,美國總統拜登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仍然言辭鑿鑿,認為經濟衰退並非不可避免:

今天早上我和拉里·薩默斯談過,經濟衰退沒有什麼不可避免的。

美國財長葉倫也表示,許多美國人擔心的經濟衰退“根本不是迫在眉睫”,也不是“不可避免”的,美國聯準會主席鮑威爾也支持這一觀點。

各種華爾街機構也只是不停地在發佈研報稱所謂衰退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本質仍是將普通民眾已經面臨的危機當作是一種未實現的可能性。

德意志銀行首席執行官 Christian Sewing 認為,全球經濟衰退的可能性為50%,花旗集團的經濟學家也做出了同樣的預測;高盛的經濟學家認為美國明年出現經濟衰退的風險為30%;媒體的模型認為,美國衰退的可能性為38%,在此之後,風險會逐漸增加。

摩根士丹利首席股票策略師、華爾街大空頭邁克·威爾遜(Mike Wilson)在最新的報告中警告稱:

如果宏觀經濟數據不能證實經濟衰退,美股可能會進一步上漲;反之如果經濟確實萎縮,標普500指數可能跌至3000點。

上個月,經合組織將2022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從4.5%下調至3%,並預計明年的增長速度會更慢。世界銀行也下調了預期,警告稱經濟面臨“危險”。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發 表 人 安格爾斯 回 覆 日 期 2022-07-07 16:18:02
回 應 主 題 RE: 華爾街:衰退要來了,消費者:不是已經開始了麼?
預期心理是一個非常有趣的事情
美國聯準會非常倚重預期通膨來判斷通膨趨勢,上半年的經濟論壇大家還為此吵了一架
在許多經濟模型中,預期心理也是導致貨幣政策無效或財政政策無效的主因之一
既然預期是傳統模型中重要的假設
建議學者不要裝傻啦,好好看看民眾的真實心聲吧
2019、2020不是還說Fed listen很棒嗎?
上5頁 第一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最終頁 下5頁
 
 
 
Copyright © 2008 啟富達國際(股)公司_推薦如何投資理財課程 版權所有   電話:02-2703-2053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三段26號4樓之3   E-mail:cfd.wma@outlook.com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