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唯一投資理財教育平台、國際金融資訊整合網,提供最完整的財經訊息、國際金融資訊給您。
立即訂閱今週刊~啟富達學員獨享『紙本每期只要48元, 電子每期只要29元』
啟富達官網搬家了!
 
首頁   >   臥龍學院 > 詳細內容
臥龍學院
本區發表之圖形、文字,僅屬個人言論,並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發 表 主 題 德國6月出口創三年最大跌幅 製造業疲軟將經濟拖下水 發 佈 日 期 2019-08-21 22:26:44
發 表 人 奇異果 回 應 數 3
德國6月出口創三年最大跌幅 製造業疲軟將經濟拖下水
德國6月出口創三年最大跌幅 製造業疲軟將經濟拖下水
2019年08月11日 16:04 第一財經
新浪財經APP縮小字體 放大字體 收藏 微博 微信 分享 11
騰訊QQ QQ空間
安裝新浪財經用戶端第一時間接收最全面的市場資訊→【下載地址】
  原標題:歐盟“火車頭”6月出口創三年最大跌幅,德製造業疲軟將經濟拖下水
  工業份額占比大的經濟結構決定著德國高度融入全球價值鏈的外向型經濟,這也讓其在貿易烏雲中額外脆弱。
  德國6月出口額創下三年來最大跌幅,歐元區經濟“火車頭”動力不足。
  根據最新公佈的資料,經季節調整後,2019年6月德國出口總額為1061億歐元(約合8389.5億人民幣),同比大跌8%。衡量國內經濟實力的進口資料也不理想,雖然環比上漲0.5%,但同比減少4.4%。
  “德國經濟目前因英國脫歐和源於美國的貿易緊張局勢而遭受破壞,”德國經濟研究所經濟學家容克(Simon Junker)對第一財經記者稱,“當前全球政治風險特別讓德國承壓,周遭不確定性抑制了全球投資活動,也損害了德國生產商對投資產品的關注。”
  德國工商總會(DIHK)同日下調2019年德國出口增長率,預計稱今年其出口額將處於停滯狀態,此前5月時該機構曾預測年增長率為1.2%。德國第二大銀行德國商業銀行經濟研究團隊也將其對2020年德國經濟年增長預測從1.3%下調至0.8%。
  外患內憂
  在德國生活超過三十餘年的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顧問、布魯金斯學會研究員卡納(Parag Khanna)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過去,德國更多與歐盟及其鄰國進行貿易,因為它們都是富裕國家,歐洲增長十分緩慢,不過世界上總有地方在增長,德國工業的目光從法國、英國和丹麥這些國家漸漸轉向了亞洲。”
  然而,受到全球貿易保護主義的影響,新興市場需求疲軟,德國出口行業遭到打擊。根據德國統計局資料,德國在2019年6月對歐盟以外的國家出口下降10.7%,進口下降了8.9%;受到脫歐影響,德國對歐盟國家的出口同比也下降6.2%,進口下降1.1%。
  諮詢公司ING德國首席經濟學家布熱斯基(Carsten Brzeski)解釋稱:“在3月29日(脫歐原定截止日期)前,德國出口商從英國囤貨上受益匪淺。現在,德國正在遭受囤積行為的後遺症。4月和5月,德國對英國的出口額幾乎和出口到奧地利的一樣少。”
  出口的疲軟讓德國越來越依賴國內需求提振經濟,此前德國就業率攀升和工資上漲的因素推動了服務業和建築業的繁榮,但近期,其國內經濟表現也同樣黯淡。
  另據8月7日公佈的資料顯示,德國6月的工業產出環比超出預料地下降1.5%。其中,包括中間產品、資本產品、能源和消費品在內的工業生產全面放緩,只有建築業是唯一增長的工業行業,但增長率也僅有微弱的0.3%。由於德國正推動從柴油車向電動汽車的轉型以及出口訂單減少,汽車行業的危機仍在繼續。
  德國商業銀行經濟研究副主任索爾文(Ralph Solveen)稱:“這一切都表明製造業仍將是德國經濟的弱點。” 德國私人銀行Bankhaus Lampe的經濟學家克魯格(Alexander Krueger)則認為:“生產的持續下滑是可怕的。這種情況持續時間越長,也可能拖其他經濟部門下水。”
  IHS Markit公佈的德國7月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4.5,低於初估值55.4。這加劇了經濟學家對德國製造業的低迷蔓延至國內服務業的擔憂。
  因此,包括德國央行在內的經濟機構都不樂觀地預測稱,下周將公佈的德國今年第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資料會表明德國經濟再次出現萎縮。
  德國Ifo經濟研究所最新的商業調查結果業顯示,市場情緒從6月的-2.1降至7月的-5.7,是近7年來的最低水準。該機構經濟學家萊曼(Robert Lehmann)稱:“越來越多的公司宣佈他們打算在下一季度削減產量。”
  歐洲最大的汽車配件供應商德國大陸集團(Continental AG)、全球最大的商用車製造商戴姆勒,全球最大的化工企業巴斯夫(BASF SE)和歐洲最大的航空公司漢莎航空等知名德國公司在近幾周都下調了他們的增長前景預測。
  歐洲經濟普遍低迷
  德國不是歐洲經濟體中唯一的“病人”。
  英國政府9日發佈資料表明,英國第二季度經濟萎縮,是2012年第四季度以來首次。如果英國經濟連續兩個季度增長為負,則意味著其陷入技術性衰退。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經濟學家傑克曼(Mike Jackman)稱,英國脫歐的危機和全球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讓英國經濟在第三季度的處境更加艱難。英國央行則在本月初警告稱,即使英國避免無協議脫歐,也有高達三分之一的幾率在2020年初陷入經濟衰退。
  歐洲第三大經濟體法國的工業產出業並不樂觀,9日的資料顯示,法國6月工業產出環比下降2.3%,弱於預期,是2018年初以來的最大跌幅。荷蘭製造業連續第四年出現下滑,是自2015年以來的最長記錄。
  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Mario Draghi)上個月表示,“毫無疑問”的是,如果情況繼續惡化,各國政府需要介入。各央行已經發出信號,可以最早在9月份提供更多貨幣刺激措施。
  長期以來,歐盟委員會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一直敦促德國採取更多措施來減少經常帳戶盈餘、提振國內需求,但德國一直拒絕行動。但這一立場最近可能會發生變化,據外媒報導,一位元德國政府高級官員透露稱,德國正考慮放棄其保持良好平衡的預算政策,為耗資巨大的氣候保護專案提供融資。
  目前,德國半年期的經常帳戶盈餘為1264億歐元,這一指標常常用於衡量商品、服務和投資額的流動。雖然同比有所減少,但仍然高於歐盟委員會制定的占GDP份額6%的門檻值。
 
責任編輯:孟然
發 表 人 奇異果 回 覆 日 期 2019-08-21 22:56:24
回 應 主 題 RE: 德國6月出口創三年最大跌幅 製造業疲軟將經濟拖下水
歐洲火車頭“失速” 德國經濟繁榮時代終結?
歐洲火車頭“失速” 德國經濟繁榮時代終結?
2019年08月14日 22:11 新浪財經綜合

  歐洲經濟的火車頭,跑不動了。
  北京時間8月14日,德國聯邦統計局發佈的資料顯示,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環比萎縮0.1%,與市場預期一致,因貿易衝突導致外需疲弱。
  德國聯邦統計局表示:“外貿形勢的發展減緩了經濟增長,因為出口比進口的環比降幅更大。”
  資料公佈後,德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跌至紀錄新低,報-0.623%;截至當地時間11點15分,德國DAX指數期貨小幅下挫,跌1.10%;德國DAX30指數跌1.48%。歐元兌美元變動不大。
  主要因國外需求疲軟所致
  據參考消息,德國第二季度季調後GDP季率初值下滑0.1%,預期值下滑0.1%,前值為增長0.4%。在過去四個季度中,經濟有兩個季度出現萎縮。德國總理默克爾週二(13日)表示,德國正進入一個“困難階段”,不過她沒有對經濟衰退做出正面回應。
  德國聯邦統計局表示,經濟下滑主要受到出口方面的拖累,德國製造商受到國外需求疲軟以及貿易摩擦的打擊。第二季度的產出受到貿易摩擦的抑制,出口的降幅大於進口。私人消費和政府支出高於前三個月。儘管建築業下滑,但投資仍在增長。此前公佈的資料顯示,德國2018年貿易順差比2017年下降8.1%。
  7月份的德國商業氣候指數(Geschäftsklima-Index)就體現了這一點。在貿易糾紛、世界經濟不景氣的背景下,該指數創下了2013年4月以來的新低,降至95.7分,比上月低1.8分。這也是過去11個月中,該指數第10次下滑。
  發佈該指數的慕尼克大學經濟研究所(Ifo)指出,在工業領域,許多重要產業已經進入了衰退期,即便是暫未陷入衰退的服務業領域,也受到了商業氣氛低迷的不利影響。研究所所長菲斯特(Clemens Fuest)說,德國經濟已進入艱難時刻。
圖片來源:德國聯邦統計局截圖
  
  據世界銀行估計,德國經濟的近一半(47%)來自貿易,德國企業在全球豪華汽車和複雜工業機械市場上發揮著主導作用。德國的供應鏈也延伸到了鄰國,而德國的利潤往往投資於斯洛伐克、匈牙利和波蘭等國的工廠。在貿易蓬勃發展時,這對德國和歐洲來說是件好事——但這意味著,相比葡萄牙或法國等不那麼開放的經濟體,德國在全球商品和服務貿易增長放緩時更加脆弱。
  據美聯社報導,近幾周來,德國公佈了糟糕的經濟資料:6月出口同比下降8%,6月工業生產環比下降1.5%,降幅是預期的3倍。對企業高管的調查顯示,工業部門處於衰退之中,消費者需求和服務支撐了經濟。
  報導指出,貿易下滑造成的破壞將可能向消費者和只進行國內貿易的企業蔓延。儘管德國失業率仍維持在3.1%的低水準,但近期就業增長停滯不前。
  德國國內對前景看法悲觀
  在二季度經濟資料公佈之前,德國國內對未來經濟發展的看法可謂“哀鴻遍野”。
  據中國新聞網,曼海姆歐洲經濟研究中心(ZEW)13日公佈的8月經濟景氣預期指數跌至負44.1,創下2011年12月以來的最低值。曼海姆歐洲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萬巴赫表示,上述資料顯示對德國經濟的預期顯著偏向於悲觀。
  歐洲經濟研究中心13日公佈的上述預期指數較上月下跌了19.6點。與此同時,描述德國當前經濟景氣狀況的評價指數亦較上月大幅下跌12.4點,降至負13.5。
  德國經濟部也表示,訂單資料以及信心指數目前還未表明製造業能在未來數月內展現積極動能。
  據路透社,企業高管人員對當前商業形勢的評價更低。他們對今後六個月的經濟形勢普遍持越發懷疑的態度。德國經濟一度被認為是歐元區的火車頭,而現在,工業界的景氣創下了2012年以來的新低。尤其是作為龍頭行業的汽車業,他們預計今年的新增業務量將比去年減少1%。機械製造業則預計行業產量衰退2%。慕尼克大學經濟研究所預測,這些重點產業不久後很有可能會縮短工時。
  除此之外,英國脫歐的一再拖延也造成了很大影響。
  據環球網,德國是英國最大交易夥伴,由於英國脫歐進程不順,兩國貿易已受影響。另據德國經濟研究所估測,隨著英國新首相詹森(Boris Johnson)的上臺,英國硬脫歐的可能性顯著增加,德國對英出口可能劇減57%。

  據人民網,除了外部的原因外,德國內部也存在很大問題。
  第一,德國政府的財政緊縮政策在應對歐債危機時發揮了顯著作用,但長期緊縮卻抑制了國內消費,導致內需不足和居民消費水準增長緩慢。
  第二,德國社會福利支出過大,限制了政府的開拓創新。德國社會福利支出占GDP比重達30%,不少支出主要用於應對人口老齡化和龐大的難民群體問題。2016年,據《法蘭克福彙報》的一項調查,40%的德國經濟學家認為湧入德國的大量難民是經濟的拖累,只有23%的受訪者認為難民對經濟有益。
  第三,面對新一輪經濟全球化和第四次產業革命大潮,德國傳統的汽車製造、建築及能源行業正經歷轉型,特別是汽車工業出現明顯下滑。另外,德國眾多中小企業面臨創新挑戰,尤其在人工智慧、新能源及數位化建設領域。
  除了德國之外,包括法國和西班牙在內的大多數歐元區國家增長均在放緩,義大利正徘徊在經濟衰退的邊緣,而一些歐元區最大的企業發佈的盈利預期也沒有顯示出任何好轉的跡象。
  歐洲央行已經準備好推出新的刺激措施以提振經濟,預計最早將於今年9月份降息。所有這些都推動德國國債收益率跌至歷史新低。本月早些時候,歐元兌美元匯率跌至2017年年中以來的最低水

發 表 人 奇異果 回 覆 日 期 2019-08-21 22:27:24
回 應 主 題 RE: 德國6月出口創三年最大跌幅 製造業疲軟將經濟拖下水
義大利再次陷入政治動盪 或將帶來經濟上的痛苦
義大利再次陷入政治動盪 或將帶來經濟上的痛苦
2019年08月11日 02:33 新浪美股
新浪財經APP縮小字體 放大字體 收藏 微博 微信 分享
騰訊QQ QQ空間
安裝新浪財經用戶端第一時間接收最全面的市場資訊→【下載地址】
  新浪美股訊 義大利再次陷入政治動盪,提醒投資者注意該國的增長困境。
  在副總理馬泰奧-薩爾維尼(Matteo salvini)退出聯合政府的支持後,歐元區第三大經濟體似乎最早將於10月提前舉行大選。這可能會給明年的預算談判蒙上陰影,並使有關義大利迫切需要的改革的任何嚴肅討論都被擱置。在過去的五個季度中,該國經濟只增長了一個季度。

  今年下半年的前景似乎表明,義大利經濟可能會緩慢復蘇,但從與布魯塞爾的再度衝突,到歐盟與美國之間的貿易衝突,一切都可能破壞這一過程。
  在這種黯淡的背景下,義大利經濟確實顯示出了一些活力。即將離任的民粹主義政府推出了一項針對窮人的有限收入支持措施,並降低了領取養老金的年齡。失業率在5月份自2012年以來首次跌破10%。然而,這個國家的年輕人卻難以從中受益。

  如果薩爾維尼像最新民調顯示的那樣,在提前選舉後獲勝,他將努力推行他向選民承諾的大幅減稅和新投資。這將很難與歐盟3%的赤字上限達成一致,尤其是如果他同時試圖抵消計畫于2020年增加的增值稅。

  然而,如果投資者重新評估義大利公共債務所帶來的風險,那麼義大利與歐盟的新衝突將只是一個插曲。義大利的公共債務目前占GDP的132%,短期內沒有任何減少的跡象。
  潛在的政府崩潰已經將義大利國債和德國國債的息差推至6周以來的最大水準。儘管如此,歐洲央行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的前景應會限制收益率。

  薩爾維尼新政府可能還會考慮重啟今年早些時候曾令投資者感到恐慌的迷你債券。表面上旨在加快政府欠款的支付,對一些人來說,它們也可能是一種並行貨幣的前身。更令人擔憂的是,幾位著名的聯盟議員都直言不諱地對歐元持懷疑態度,主張義大利退出歐元區。
  他們中的大多數人目前已經緩和了他們的公眾觀點——也許是因為義大利人對單一貨幣的支持是強大的,而且還在增長。但是,試圖兌現其開支承諾的聯盟領導的政府,可能在某個時候不得不決定是否準備為留在歐元區付出代價。

責任編輯:張寧

發 表 人 奇異果 回 覆 日 期 2019-08-21 22:27:03
回 應 主 題 RE: 德國6月出口創三年最大跌幅 製造業疲軟將經濟拖下水
英媒:英國經濟七年來首次萎縮 因囤貨活動放緩
英媒:英國經濟七年來首次萎縮 因囤貨活動放緩
2019年08月11日 13:54 參考消息
新浪財經APP縮小字體 放大字體 收藏 微博 微信 分享 394
騰訊QQ QQ空間
安裝新浪財經用戶端第一時間接收最全面的市場資訊→【下載地址】

  英媒稱,今年二季度英國經濟近七年來首次出現萎縮,原因是囤貨活動放緩,而且在全球經濟增長愈發疲軟的背景下,英國脫歐的不確定性增強。
  據英媒網站8月9日報導,英國國家統計局8月9日公佈的資料顯示,今年二季度英國的國內產出下降0.2%,增速低於經濟學家的預期(他們認為增速將與之前持平),也低於今年一季度的0.5%。自2012年四季度以來,英國經濟從未出現萎縮的情況。
  英國財政大臣賽義德·賈維德認為,這要歸咎於全球範圍內更廣泛的經濟疲軟現象。
  但英國經濟在今年二季度的表現遜于歐元區、美國和日本,這些國家和地區的產出繼續以0.2%至0.5%的速度增長。
  報導稱,低於預期的英國經濟資料令英鎊匯率觸及兩年半以來的低點。英鎊對美元匯率下跌0.6%,跌破1英鎊兌1.21美元,英鎊對歐元匯率下跌0.7%,跌至1英鎊兌1.0733歐元。
  自7月初以來,由於外界擔心英國首相伯里斯·詹森領導的政府正打算讓英國在10月底無協定脫歐,英鎊對美元匯率下跌逾4.5%。
  報導指出,企業在3月29日英國脫歐原本的最後期限到來之前加緊生產並大量囤貨,這提振了經濟。但在英國政府申請延期脫歐並獲得批准後,企業紛紛削減庫存。預計今年三季度英國經濟將再次增長,因為這些企業將再次加緊生產並囤積貨物,以緩和無協議脫歐帶來的衝擊。
  減少庫存的行為嚴重拖累了英國二季度的經濟增長。受製造業產出下跌2.3%的影響,生產部門萎縮了1.4%。庫存變化一改連續五個季度為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作出積極貢獻的情況,令今年二季度的GDP增速減少了2.24個百分點。
  英國脫歐的不確定性使得製造業資料出現更多波動,但潛在增速的放緩引得人們紛紛擔心英國經濟可能陷入衰退,衰退的標誌是經濟連續兩個季度出現萎縮。
  受庫存變化影響較小的服務部門產出繼續增長。但服務業的增速放緩到0.1%——為三年來的最慢速度。
  英國董事協會的首席經濟學家泰傑·帕裡克說:“不管10月31日會發生什麼,在經歷了充滿不確定性的長長的一段時間後,要想讓這個國家的投資和生產率恢復增長,政府需要給企業領袖注射一劑強效興奮劑。”
責任編輯:孟然
上5頁 第一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最終頁 下5頁
 
 
 
Copyright © 2008 啟富達國際(股)公司_推薦如何投資理財課程 版權所有   電話:02-2703-2053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三段26號4樓之3   E-mail:cfd.wma@outlook.com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