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啟富達
|
加入最愛
|
設為首頁
|
回首頁
臺灣唯一投資理財教育平台、國際金融資訊整合網,提供最完整的財經訊息、國際金融資訊給您。
立即訂閱今週刊~啟富達學員獨享『紙本每期只要48元, 電子每期只要29元』
啟富達官網搬家了!
總覽
油價
通膨
經濟成長、數據
利率
匯率
股市
房市
生活
總覽
陶冬一週大事
投資理財e點靈
鉅亨網
新浪財經
金十數據官方網站
Tradingview
investing.com主要金融指數
東方財富網-COMEX黃金K線
華爾街見聞
UDN理財會客室
基智網-技術分析學園
STOCK Q
啟富達國際新官網
首頁
>
臥龍學院
> 詳細內容
總覽
陶冬一週大事
投資理財e點靈
本區發表之圖形、文字,僅屬個人言論,並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發 表 主 題
股市狂歡之際 全球債市連續第二天遭“血洗”
發 佈 日 期
2016-11-11 10:12:20
發 表 人
vivian
回 應 數
2
股市狂歡之際 全球債市連續第二天遭“血洗”
2016年11月11日 08:59:07
“我從未見過這樣的事情。”面對第一天蒸發3370億美元,第二天又再遭“血洗”的全球債市拋售潮,一位元資深債券交易員這樣驚呼道。
大選次日,全球債券市值合計縮水3370億美元。週四,債市拋售潮更為兇猛,歐美國債價格全線下挫,全球發達市場國債收益率已達到6個月高點。
美國來看,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沖上2.10%,連續四天上漲,創今年1月以來新高,並且走出2015年以來最為陡峭的飆升曲線。週三當日跳漲的20個基點,更是自2013年7月以來的最高漲幅。另一個長期通脹指標——美國5年期國債收益率升至2.38%,創2015年7月以來新高。
歐洲債市方面更是“一片血海”。週四,德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漲至0.32%,創8個月來新高,英國同期國債收益率連漲四日,漲至1.38%這一英國退歐公投日以來最高點;西班牙同期國債收益率漲16個基點至1.43%;
下一個“黑天鵝”義大利同期國債飆漲20個基點至1.95%,為去年9月以來最高水準。義大利將于於12月舉行的修憲公投更添局勢不安定因素。義大利和西班牙同級國債之間的息差ES10Y,被視為政治風險的指標,已經接近2012年歐債危機以來的最高水準,49個基點。
井噴的通脹預期
債市的“血洗”與股市的“V字”走勢形成鮮明對比。原因在於,市場預計特朗普將大搞財政刺激,這對股市的利好不言而喻,但也同時導致通脹預期激增,債券因此遭遇拋售。
Templeton Global Marcro首席投資官Michael Hasenstab稱,“縱覽特朗普的經濟框架,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物價上漲,即通貨膨脹。”
特朗普在競選時宣稱,若其當選,將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其基礎設施投入至少是希拉蕊的兩倍,也就是說,基建投入將超過5000億美元。
國信固收董得志更是將特朗普的刺激計畫類比為09年時我國的“四萬億”。“特朗普的施政綱領中提及大興基建,規模可攀比於2009年中國的四萬億。美版“四萬億”所催生的經濟復蘇預期是主導因素,可以解釋美國利率曲線的增陡上行。”
中金分析師王漢鋒也指出稱,特朗普的政策實質是促增長,其財政刺激的可能性大幅提升:
考慮到國會參眾兩院均在共和黨之手,總統也偏共和黨,雖然兩者關係還需要磨合,但即使在特朗普沒當選之前,財政刺激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就是共和民主兩黨候選人的共識,說明財政刺激加大基建力度能夠獲得一定的共識。
同時,特朗普在獲勝之後的首次演講中重申要將美國增速翻倍,加大基建力度,創造更多就業,這些方向表明他仍將非常看重增長。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裡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發 表 人
vivian
回 覆 日 期
2016-11-11 11:29:28
回 應 主 題
RE: 股市狂歡之際 全球債市連續第二天遭“血洗”
很奇怪 , 為什麼投信或基金經人和我們的看法都不同 ?
可憐皂台灣投資人
美選後佈局 摩根:全球股、美國高收益債、亞股是機會
鉅亨網記者宋宜芳 台北
2016-11-10 14:22
美國總統大選結果 9 日正式揭曉,川普意外勝出讓全球金融市場遭遇震盪亂流,首當其衝的亞股 9 日全面走跌,也使美國公債等避險資產需求攀升。摩根投信分析,由於大選結果出乎市場預期,金融市場震盪恐加大,未來 3 天到一周內,市場恐將持續消化負面情緒,造成波動加大,此時,建議投資人可納入絕對報酬策略,透過多空策略操作,降低與市場連動。
不過,歷史經驗亦顯示,不論是全球股、美國高收益債、還是亞股,選舉年度 12 月平均漲幅仍有 2.51% ~ 3.93% 的水準,若市場短線拉回整理,反而提供投資人不錯進場布局時機。
廣告:
摩根策略總報酬基金經理人泰利博 ‧ 謝克 (Talib Sheikh) 分析,由於此次大選結果超乎市場預期,考量川普常有意外之舉,且恐令貿易保護主義抬頭,金融市場震盪加大難免,且日後仍有美國聯準會升息與否、義大利 12 月憲改公投、英國脫歐進程等變數,潛在風險事件可能為市場再添波動,收益型資產可望提供相對穩定的報酬來源,因此,在資產配置上建議投資人短線應核心布局波動更小的收益產品。
觀察自 2000 年來最近 4 屆美國總統大選後,摩根策略總報酬基金經理人泰利博 ‧ 謝克 (Talib Sheikh) 說明,受惠於政局不確定性消弭以及傳統消費旺季等利多加持,MSCI 世界指數當年度 12 月平均漲幅達 2.51%,尤其是受惠成長力道強勁的 MSCI 亞太 (不含日本) 指數,單月漲幅更逼近 4%;而向來和美國景氣具高連動性的 JP Morgan 美國高收益債指數也有 2.47% 的漲升行情,且 3 者 12 月正報酬機率 100%,後市相當值得期待,投資人不必過於悲觀,若選後短線市場出現非理性波動,投資人反可逆勢尋求進場時點。
資料來源: Bloomberg。全球股係指MSCI世界指數、美高收係指JP Morgan美國高收益債指數、亞股係 指MSCI亞太(不含日本)指數。摩根投信整理。
資料來源: Bloomberg。全球股係指 MSCI 世界指數、美高收係指 JP Morgan 美國高收益債指數、亞股係 指 MSCI 亞太 (不含日本) 指數。摩根投信整理。
摩根環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羅伯 ‧ 庫克 (Robert Cook) 強調,政治議題對金融市場形成的波動往往短暫,對景氣影響也相對有限,回顧今年 6 月市場於英國確定公投脫歐後雖短線重挫,但隨即反轉上漲,對照最新英國第 3 季 GDP 年增率 2.3%,是過去一年最大增幅,證明英國脫歐公投未對景氣產生明顯負面影響。
摩根環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羅伯 ‧ 庫克 (Robert Cook) 認為,預料恐慌情緒緩解後,市場焦點將重回基本面。回顧自 1996 年以來過去 5 次美國總統大選後美國高收益債表現,受惠於傳統消費旺季,JPMorgan 美國高收益債券指數 12 月正報酬機率百分百,再者,全球景氣穩定向上,有助於企業繼續保持健康的資產負債表,並產生穩定的現金流。
摩根亞太入息基金經理人羅傑瑞 (Jeffrey Roskell) 認為,眼見接下來市場不確定性仍高,預料市場波動幅度將不小,亞太高息股因有股息支撐保護,於市場波動劇烈時較能抗跌跟漲,在市場震盪投資高息股反而贏面較大,因此建議投資人可以將亞太高息股納入投資組合中。
發 表 人
vivian
回 覆 日 期
2016-11-11 10:12:53
回 應 主 題
RE: 股市狂歡之際 全球債市連續第二天遭“血洗”
全球下一個主旋律:再通脹
2016年11月10日 13:31:36
本文作者為中金公司分析師王漢鋒,授權華爾街見聞發表。原文標題為《“再通脹”將成主旋律,全球新格局開啟》
美國大選塵埃落定,特朗普作為黑馬當選美國第45屆總統。總體上,我們認為“再通脹”將成主旋律,全球新格局已經開啟。資產配置要注意考慮這種新環境的特徵。
“再通脹”將成為核心詞彙,重申資產價格預期排序
我們在前期發表的《2017,峰迴路轉》報告中將2017年大類資產排序定位股票>商品>債券/地產,我們認為特朗普當選總統,這樣的資產價格排序將得到進一步強化。
再通脹預期升溫,通縮預期終結,全球股票類資產不會差,尤其美國。
儘管昨天市場對美國大選結果的初始反應是類似遇見黑天鵝的反應,但我們必須注意到,第一,特朗普的政策表面上是“反全球化”,更實質的情況是“促增長”;第二,財政刺激的可能性大幅上升:考慮到國會參眾兩院均在共和黨之手,總統也偏共和黨,雖然兩者關係還需要磨合,但即使在特朗普沒當選之前,財政刺激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就是共和民主兩黨候選人的共識,說明財政刺激加大基建力度能夠獲得一定的共識。第三,特朗普在獲勝之後的首次演講中重申要將美國增速翻倍,加大基建力度,創造更多就業,這些方向表明他仍將非常看重增長。
儘管特朗普當選之後,美國貨幣政策及美聯儲主席的前景在未來一段時間仍將被激烈討論,但整體上預計貨幣政策即使繼續退出也不會大幅偏離上述的目標。再通脹背景之下,權益類資產盈利增長可能會面臨加速,特別像美國股市盈利增長在2017年有可能實現雙位數的增長,美國股市2017年可能迎來“小牛市”,中國市場盈利預計也不會像過去兩年那樣低迷。
A股“峰迴路轉”,港股繼續跑贏A股。
我們在2017年展望中認為A股有望在2017年實現“峰迴路轉”,相比2016年將更具賺錢效應。當前A股的主要障礙可能是估值整體不低導致的收益彈性偏小的問題。儘管如此,短期內不排除A股市場跟隨美股關注“再通脹”的話題,類似原材料、基建相關的板塊值得關注,軍工也需要留意,中線前景不宜過度悲觀。
在美國謀求再通脹的背景之下,港股將是不錯的選擇,估值相對低、盈利增長前景改善、南下資金仍繼續、海外資金配置需求仍在,我們預計港股在未來2017年可能會實現15-20%的收益,建議積極關注,包括再通脹相關的原材料、基建等以及軍工值得短線關注。
再通脹政策主導,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已經見歷史大底,債券類資產“且戰且退”。我們在《2017,峰迴路轉》中已經聲明這類看法,2016年商品市場見長週期大底意味著通縮預期在全球範圍內可能逐漸成為“過去式”,即使增長沒有明顯改善但暫時也難以回到危機狀態,在通脹預期與增長預期均已過最艱難時刻的情況下,長端國債收益率可能難以再回到之前的低點,儘管未來回升之路也將坎坷不平。
“反全球化”?
事情可能不是表面看起來那樣。在英國脫歐之後,我們做出了“逆全球化”趨勢的評論;在特朗普當選之後,類似的評論也不少。但是仔細一想,事情可能不是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中國有個詞彙叫“涸澤而漁”,講的是不能把池塘的水撈幹了去捕魚。全球化的趨勢也一樣:全球化的趨勢理論上是好事,但如果在之前的格局和制度安排之下,全球化的好處只能被少數人享有、多數人其實境況沒有變好甚至變差,就好比“池塘的水被抽幹”,那麼基於這樣框架的“全球化”也很難持續太久。應該說,最近全球範圍內出現的所謂“逆全球化”思潮,與其說是“逆全球化”,不如說是對之前全球化的弊端做出的修正和反思,從長期來看,有可能是“放水養魚”的舉措。考慮到任何思潮初始可能並不成熟,這種“反全球化”的措施在短線難免帶來一些負面效應,但在經過摸索之後,這些反思可能會帶來利益分配更加均衡、更可持續的全球化,對全球增長不見得是“壞事”。
世界新格局已經開始
我們應該意識到,從美國大選結果揭曉之時起,全球格局新時代已經開始了。放眼望去,當前世界四大經濟體中、美、歐、日,在美國大選結束之後,美國國會參眾兩院與總統職位均偏向共和黨,政策效率和執行力可能大幅提升,中、美兩大經濟都將是相對有力的領導在執政,而反觀歐洲和日本,均面臨相對長期的結構性問題,歐洲四分五裂、內耗不斷的格局可能仍沒有盡頭(如,近期匈牙利“納粹黨”當選),日本則受制於老齡化等結構性挑戰一時仍難脫身,世界在“冷戰結束”後經過長達近30年的單極化趨勢之後可能重回“兩強格局”,新的世界格局可能已經開啟。我們在這裡沒有提到俄羅斯,估計其影響在新的格局之下依然重要但將不如中國。新的世界格局之下的資產配置,需要新思路,對此我們仍將繼續高度關注並持續更新。
不確定性在於特朗普是個“政治新手”,這一特徵能夠讓他具有“新視角、新思路”的同時,也可能會帶來一些局部衝擊,過程可能頗為波折,接下來其“組閣”過程值得高度關注。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裡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第一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最終頁
關於啟富達
|
客服中心
|
網站地圖
|
隱私權聲明
Copyright © 2008 啟富達國際(股)公司_推薦如何投資理財課程 版權所有 電話:02-2703-2053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三段26號4樓之3 E-mail:
cfd.wma@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