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唯一投資理財教育平台、國際金融資訊整合網,提供最完整的財經訊息、國際金融資訊給您。
立即訂閱今週刊~啟富達學員獨享『紙本每期只要48元, 電子每期只要29元』
啟富達官網搬家了!
 
首頁   >   臥龍學院 > 詳細內容
臥龍學院
本區發表之圖形、文字,僅屬個人言論,並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發 表 主 題 股債雙殺:亞洲股市下挫 長債收益率全線走高 發 佈 日 期 2016-09-12 11:57:42
發 表 人 Ina 回 應 數 2
股債雙殺:亞洲股市下挫 長債收益率全線走高
文 / 劉曉翠 2016年09月12日 09:40:00 1

歐美市場上周經歷了黑色星期五,今天亞洲市場開盤後擔憂情緒依然在蔓延,日本、韓國、A股、港股均跳空低開,亞洲長期債券市場大幅下挫,上個交易日暴跌4%後今天油價繼續走低。
上週五美股創下英國退歐以來的最大跌幅,歐美債市收益率集體上揚,市場擔心央行可能失去對寬鬆的興趣。
股市
亞洲股市集體走弱,韓國成分指數跌1.72%,日本東證指數跌幅擴大至1.6%;日經225指數跌1.5%。
香港恒生指數跌2.2%至23560點,創6月24日英國脫歐公投以來最大跌幅,恒生國企指數下跌3%。A股亦低開低走,深證成指和創業板指跌幅超過2%,上證綜指跌1.8%。

彭博援引澳新銀行分析師Con Williams表示,目前美聯儲以及產油國發出的信號並不清晰,這可能會施壓風險情緒。
此外市場關於“流動性拐點”的討論也此起彼伏,儘管分析師們觀點有分歧,但對一點幾乎保持一致:當前市場情緒可能已經進入了相對脆弱和動盪的階段。
債券
債券方面,日韓長債重挫,對應收益率跳升。韓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漲5個基點,為4月份來最大漲幅。日本30年期國債收益率漲至0.55%,為3月24日以來最高;40年期國債收益率漲至0.615%,為3月17日以來最高。

中國2026年到期、票息2.74%國債買價收益率漲2.5個基點報2.80%。多家媒體報導稱,今天中國央行在公開市場新增28天期逆回購詢量。
另外,今天中國央行在公開市場進行7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45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考慮到到期量,央行今日通過逆回購和央票投放1501億元。
商品
商品市場上,原油價格不斷下探,WTI油價跌1.3%,布油跌1%。OPEC及其他產油國對於凍產協議依然莫衷一是。
另外,CFTC資料顯示,WTI原油空頭增量創出三個月來最高水準。在截至9月9日的一周,基金經理們的WTI空頭頭寸增加34,954張期貨和期權合約;基金經理們的多頭頭寸減少1.9%,淨多頭由此減少19%。

外匯
外匯方面,韓元對美元跌1.1%至1111.50,或創8月17日來最大單日跌幅。
今天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下調224點,跌至逾兩個半月新低。美元/人民幣1個月隱含波動率上漲5.25個基點報4.1075%。

發 表 人 Ina 回 覆 日 期 2016-09-12 12:10:07
回 應 主 題 RE: 股債雙殺:亞洲股市下挫 長債收益率全線走高
快逃吧 ! 配息的基金也贖回了
發 表 人 Ina 回 覆 日 期 2016-09-12 11:59:27
回 應 主 題 RE: 股債雙殺:亞洲股市下挫 長債收益率全線走高
大討論:全球流動性拐點是否已經到來?
文 / 劉曉翠 2016年09月12日 08:28:37 10

上週五週邊市場出現大跌,美股重挫,油價暴跌4%,債市收益率集體上揚,分析師解讀稱美聯儲官員的鷹派講話和歐洲央行令人失望的表態是市場崩潰的“罪魁禍首”。

再結合Jackson Hole全球央行年會前後Dudley和Fischer的發言,美聯儲的態度似乎開始偏向鷹派,而美國經濟資料表現其實並不算強勁。

一石激起千層浪的背後,市場關於“流動性拐點”的論調也此起彼伏,週五的市場震盪真的是貨幣政策長週期轉捩點到來的標誌?還是只是央行寬鬆路上的一次短暫調整?

正方
週六國泰君安宏觀分析師熊義明一語驚人,他認為,我們可能正站在全球流動性的拐點上:
儘管非農及PMI等資料不及預期,但聯儲不改鷹派基調,歐央行表示不需要更多寬鬆,中國央行也維持中性。
這些變化和G20公報的政策基調完全一致:即降低貨幣政策權重,增加財政政策權重。領導人達成的共識,可能在各國貨幣政策實踐中逐步體現,加之貨幣政策空間受限與負面效應逐步顯現,這樣來看,我們可能已經處在一個全球流動性的拐點上。考慮到全球資產對流動性的高度依賴,在享受資產輪動盛宴同時,我們或許需要多關注一點風險。

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也站在同一立場。他表示,全球貨幣政策正處在拐點上,上周歐央行進一步表示了不進一步寬鬆的意圖,而美聯儲“王者歸來”或快於預期,國內政策的拐點也不期而至:

全球央行在2016年同步修正寬鬆邊界,全球貨幣政策拐點在本年內“不期而遇”的到來。在這種背景下,國內的需求高熱和去杠杆政策也同步到來。
海外政策、國內基本面、國內政策等三大方面均不支持債市收益率下行,投資者應當認識到全球央行態度的轉變和後續過度加杠杆操作的巨大風險,回歸理性投資,防範債市“陷阱”風險。

廣發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郭磊則從庫存週期的角度來分析,他認為美國十年期國債利率正處於一輪週期末端。從需求-庫存關係看,美國有較大概率進入庫存震盪上行期,並對應利率上行週期。除了美國,目前多數經濟體都處於產出缺口收窄期,從本質上說,利率是隨著這一過程上行。

全球低利率週期均在結束前夜,資產定價邏輯需要有一個轉換。其實美國國債收益率的邏輯與中國長端利率邏輯有點類似,一輪全球低利率週期正在結束前夜。我們需要做的是將視角從資產定價分母角度(流動性)轉向分子(增長)和估值(風險收益比),而不應停留上一階段的邏輯慣性中。

興業證券宏觀分析師王涵團隊還注意到這波國債收益率反彈的不同尋常之處,這背後可能反映出市場邏輯已經發生改變:
1)全球利率的拐點:與去年10月美加息預期不同,近期美、歐、日國債收益率同時出現明顯上升,指向市場對貨幣政策的擔憂不僅限於美國。
2)美國利率曲線隱含的信號:和去年10月收益率曲線平坦化不同,當前美債曲線陡峭化趨勢明顯,這也解釋了長久期資產價格相對更為劇烈的反應。
總的來看,此次加息預期下,債券收益率反彈表現出與以往明顯不同,反映出市場對中長期利率走勢的預期可能正在發生變化。

興業還警告,儘管是否9月份就會加息,仍存不確定性,甚至不排除未來幾天市場“報復性反彈”,但利率見底的大背景已經確立。在全球利率中長期趨勢向上的大背景下,未來資產估值可能會持續面臨調整的壓力。從這個角度講,當前市場情緒可能已經進入了相對脆弱和動盪的階段。
反方
很顯然,並不是所有人都贊同“拐點論”。莫尼塔宏觀研究分析師鐘正生指出,全球流動性拐點只是“看起來很像”。“我們並不認為全球流動性拐點已經到來,黑色星期五的波動影響會逐漸修復。”
他的主要邏輯是全球經濟依然增長乏力,找到新的增長點前央行們不會輕舉妄動,除美國外的主要經濟體還將繼續維持寬鬆。報告:
日本和歐洲的貨幣寬鬆還會繼續,除美國以外的全球主要經濟體都還會持續寬鬆一段時間。
從全球的角度來看,當前全球經濟增長乏力,依靠次貸危機以來的大規模貨幣政策刺激已經於事難補,但也沒法找到新的增長點。全球市場處於較為脆弱的時期,唯一一個在收緊貨幣政策的美聯儲的一舉一動都會導致市場大幅震盪。如果其他各國同時收緊流動性,無疑會引起資產價格的暴跌,對全球經濟的復蘇不啻一場災難。
當然,在長期貨幣寬鬆之下,股市和債市都已經過了太久的好日子,一旦貨幣寬鬆的預期沒有變成現實,大類資產的調整亦屬必然。長期來看,貨幣政策正常化是必然趨勢,而全球一致財政寬鬆可能加快貨幣政策正常化到來的步伐。不過貨幣政策正常化的前提是,財政寬鬆成功帶來了經濟增長,而這點目前看來依然晦暗不明。短期內,我們還會看到日歐等國將貨幣寬鬆繼續進行下去。
華創宏觀的分析師牛播坤、甄茂生也認為現在談拐點還太早,如今的調整只是邊際修正:
財政刺激和結構性改革也需貨幣寬鬆配合。全球主要發達經濟體已相繼進入低利率乃至負利率時代,但經濟前景依舊低迷,貨幣寬鬆本身不足以持久提振經濟已成為共識,各國政府和央行都在呼籲結構性改革和財政刺激。問題在於結構性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註定漫長而曲折的改革進程離不開貨幣寬鬆的配合。如果沒有貨幣寬鬆,當前全球經濟可能會更加糟糕,又何來結構性改革的空間。
歐美債市的調整是對寬鬆預期的邊際修正,臨近聯儲議息會議,大類資產波動也相應加劇。英國脫歐的黑天鵝爆發後,寬鬆預期推升全球大類資產普漲,歐美長債收益率快速下行,預期落空後又相繼陷入調整,截止上週五,美10年期國債收益率較公投前仍相差7bp,所以我們傾向于認為全球寬鬆預期確實在邊際修正,但談論拐點還為時尚早。
上5頁 第一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最終頁 下5頁
 
 
 
Copyright © 2008 啟富達國際(股)公司_推薦如何投資理財課程 版權所有   電話:02-2703-2053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三段26號4樓之3   E-mail:cfd.wma@outlook.com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