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啟富達
|
加入最愛
|
設為首頁
|
回首頁
臺灣唯一投資理財教育平台、國際金融資訊整合網,提供最完整的財經訊息、國際金融資訊給您。
立即訂閱今週刊~啟富達學員獨享『紙本每期只要48元, 電子每期只要29元』
啟富達官網搬家了!
總覽
油價
通膨
經濟成長、數據
利率
匯率
股市
房市
生活
總覽
陶冬一週大事
投資理財e點靈
鉅亨網
新浪財經
金十數據官方網站
Tradingview
investing.com主要金融指數
東方財富網-COMEX黃金K線
華爾街見聞
UDN理財會客室
基智網-技術分析學園
STOCK Q
啟富達國際新官網
首頁
>
臥龍學院
> 詳細內容
總覽
陶冬一週大事
投資理財e點靈
本區發表之圖形、文字,僅屬個人言論,並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發 表 主 題
【啟富達國際】全球央行年會後經濟數據黯然失色,9月升息機會是否告吹?
發 佈 日 期
2016-09-08 08:02:57
發 表 人
啟富達國際研究部
回 應 數
4
在8月底的全球央行年會,Fed主席耶倫才剛對外表示由於勞動市場改善,且預期經濟可望穩健成長,美國升息的依據已於最近幾個月強化,同時,副主席費雪宣稱今年有可能升息2次。但上週四(9/1)公佈的8月份ISM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卻由52.6大幅滑落至49.4,落入收縮區間,令市場跌破眼鏡,上週五(9/2)的非農就業數據更是從27.5萬驟減至15.1萬,而本週二(9/6)公布的ISM非製造業指數也由55.5下滑至51.4,創2010年2月以來新低,一連串數據皆不如市場預期,因此,市場普遍認為9月升息機率大幅降低,幾近於零,但一些機構仍堅持9月升息機會是高的,如高盛更在非農數據公布後,將9月升息機率上調至55%、「債券天王」PIMCO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前首席投資長葛羅斯認為9月100%的升息。市場對9月升息產生嚴重分歧看法,然而美聯儲9月升息機會是否會在一連串不佳數據下而告吹?
從8月份製造業景氣ISM的49.4,是今年2月以來首次跌破50,而非製造業ISM指數的劇降,.創6年來新低等數據來看,確實足以讓市場又開始擔憂美國經濟是否有衰退疑慮?其實這都是因為美元走強,造成全球經濟貿易成長趨緩,因此產生美國製造業接單不佳所致的結果。其實這個現象早在1995年,美元走強之際,亦是如此。而備受市場關注的非農數據,與前兩個月數據相比稍嫌黯然失色,但在已經達到充分就業的狀態下,此數據是可以支撐美聯儲升息的。根據過去經驗統計,美國經濟數據通常8月份是表現最差的月份,但下個月上修數據的機率都非常的高,因此不需因為經濟數據一時表現不佳就過度擔憂。
目前市場對升息看法眾說紛紜,如何判斷?投資人只能回到與升息有關的指標來判讀,才能中立客觀的思考,擺脫人云亦云與無所適從,如美元指數、泰德價差(Ted Spread)、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等,即可探究出端倪。啟富達國際也將於本次課程再次說明這些指標目前的位置,以及9月份升息機會或市場轉折的可能性,敬請期待本次課程,以解開目前的疑惑與擔憂,並且可適時做好趨吉避凶的準備。
發 表 人
八仙果
回 覆 日 期
2016-09-08 12:18:18
回 應 主 題
RE: 【啟富達國際】全球央行年會後經濟數據黯然失色,9月升息機會是否告吹?
美褐皮書釋出什麼訊息?升息其實沒有急迫性..
鉅亨網記者王莞甯 台北2016/09/08 11:30
美國聯準會 (Fed) 於 9 月 7 日公布即將為 9 月 20、21 日舉行的聯邦公開市場操作委員會供與會官員參考經濟情勢所用的褐皮書,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今 (8) 日評析,根據這份報告可知,聯準會對於當前經濟情勢的看法分歧,不過對於經濟前景還算樂觀,暗示緩升息的立場沒有改變,但沒有急迫性一定要在 9 月升息。
這份報告指出 7-8 月間美國經濟以「有節制地 (modest)」的速度擴張,元大寶華說明,值得注意的是,該詞指的是經濟雖然成長,但低於合宜的水準,意味聯準會看目前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下半年美國經濟成長較上半年加快。
從區域別來看,各地表現相當分歧,其中,雖然大多數的區域指出經濟成長的速度介在有節制到溫和 (moderate) 之間,但堪薩斯城和紐約卻指出經濟表現停滯,而費城及里奇蒙則指出經濟活動減速。
不過,從信貸成長穩定、製造業服務業動能增強和勞動市場趨緊且薪資上漲加速等面向來看,美國經濟活動有韌性,也就是說,即便短暫的經濟成長減速,但可能很快地就回到先前的趨勢當中,因此聯準會緩升息的立場並沒有改變。
從各方面觀察,消費方面略顯悲觀,在上次的報告中雖然聯準會認為維持成長但成長減慢,但這次指出與先前的狀態差不多,亦即雖然前幾個月美國零售銷售與個人消費支出強勁,但近期動能有略為減緩的風險。
元大寶華進一步說明,汽車銷售雖然仍處高點,但已經下滑;旅遊活動持平,但仍較去年同期為高,由於消費是目前美國最重要的雙引擎之一,當褐皮書連續 2 次看淡消費活動,凸顯出消費的確有減緩風險,但目前還有辦法判斷這樣的減緩到底是因為目前正處於淡季的季節性因素或持續性的因素,需要持續觀察。
而非金融服務業的動能進一步增強,且多數分區也指出製造業呈現輕微擴張,這暗示著需求面雖然可能減速,但對廠商來說目前的判斷應該是暫時性的,因此生產活動還算穩定。
房地產市場的動能依然穩定,即便有些區域動能減緩,但僅因該地供不應求的原因;然而,商用不動產市場雖進一步擴張,廠商也提到總統大選的不確定性的確影響到商用不動產的前景。
勞動市場方面,儘管 8 月非農就業與薪資成長不如預期,但褐皮書卻認為目前美國勞動市場依然緊俏,且薪資成長的速度已從上次報告所提出有節制到溫和之間加快到溫和成長;且這次褐皮書還提到,有一些特殊的技術工人,薪資快速上漲。元大寶華認為,這樣的說法暗示著,聯準會看過去幾個月美國勞動市場改善的趨勢持續,且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證明薪資開始上漲。
整體而言,這份報告指出消費動能可能減緩、以及美國總統大選的不確定性,讓近期美國經濟依然僅以有節制的速度擴張,且物價也僅有輕微的速度擴張,因此預料,依據這樣經濟以及物價的現況,聯準會沒有急迫性一定要在 9 月升息。
發 表 人
珍妮
回 覆 日 期
2016-09-08 11:28:11
回 應 主 題
RE: 【啟富達國際】全球央行年會後經濟數據黯然失色,9月升息機會是否告吹?
我不擔心美國 , 很擔心中國啦 !
發 表 人
珍妮
回 覆 日 期
2016-09-08 10:04:28
回 應 主 題
RE: 【啟富達國際】全球央行年會後經濟數據黯然失色,9月升息機會是否告吹?
風平浪靜假的?瑞銀:3因素恐令中國年底前再陷風暴!
鉅亨網編譯張正芊2016/08/26 19:40
瑞銀 (UBS) 高級中國經濟學家郭浩莊警告,目前看來相對「平靜」的中國市場,並非高枕無憂。甚至在今年底之前,就可能有 3 種狀況出現破壞這場寧靜:包括房市發展冷卻、人民幣貶勢再起及債務違約猛增。
《Zero Hedge》週四 (25 日) 報導,郭發布報告指出,中國還得繼續努力,來消除龐大的房市多餘庫存及國營企業的多餘產能。然而,若國營事業持續重整工作,造成失業人口攀升,可能進而影響到地產開發商推新建案的意願,進而衝擊房市榮景。
郭寫道,儘管今年來中國房屋銷售較去年同期大增 26%,新屋開工也較一年前躍增 14%,雙雙達到 2 位數成長;但新建案投資卻只增長 5%。許多人相信,這暗示中國開發商預期今年下半房市降溫。由於中國房市庫存仍多,加上今年來地價飆漲,造成當地建商信心降溫,房市反彈能維持多久令人懷疑。
瑞銀目前預估,今年剩餘時間,中國房屋銷售及開工新案只會成長 1%-6%,且建築投資更大致降為零成長。不僅如此,若中國建商信心較預期進一步惡化,原因可能包括房屋銷售更差或政府加強打房,則中國建築業活動恐淪為萎縮,進而衝擊國家重工業活動與投資,以及整體經濟成長與大宗商品需求。
其次,近幾個月中國當局雖然成功引導人民幣緩貶,同時穩住外匯儲備下滑速度。但瑞銀警告,若外界對於美國聯準會 (Fed) 行動的預期看法突然轉變,或是美元走升,或是中國經濟或金融市場的憂慮再起,則中國的資金外逃與人民幣貶值壓力恐升高。
而一旦全球投資人規避風險的風氣因此躥起,對於中國總體經濟體質的憂慮重燃,可能導致中國外匯儲備加速流失,甚至在今年底前就會對中國資本市場帶來負面衝擊。
最後,儘管中國信用價差已自 4 月時的拋售潮復原,且主要的債券發行活動也再度活絡。但郭擔憂,中國債券漲勢可能將因目前貨幣市場利率而受阻;加上中國國營事業重整持續進行,相關的基本面負面壓力仍在。
因此他警告,若中國突然出現流動性緊縮或暫時性信貸緊繃,可能會意外引發債務違約增多,或是金管突然更嚴格。其中前者的導火線,或許將來自發債者的資產品質進一步惡化,或是出現國營事業重整及去產能的相關重大事件。
發 表 人
珍妮
回 覆 日 期
2016-09-08 10:04:04
回 應 主 題
RE: 【啟富達國際】全球央行年會後經濟數據黯然失色,9月升息機會是否告吹?
穆迪:請小心中國銀行業的「系統性風險」
鉅亨網編譯許光吟 綜合外電2016/08/30 20:29
《路透社》報導,週一 (29 日) 國際三大信評機構之一穆迪 (Moody's) 發表研究報告表示,從中國中、小型企業廣泛依賴短期融資以支撐營運的情形來看,穆迪警告,中國銀行業恐怕是正身陷在系統性風險當中。
穆迪表示,由於中國中、小型企業大多需要仰賴銀行業進行短期融資,而銀行業在廣泛發行短期貸款的情形之下,銀行資產恐怕已經出現過度曝險,再加上短期放貸的市場行為過熱,銀行內部資金的配置期限很可能已經出現錯配。
穆迪指出,目前中國銀行業手上的主要流動性資產,已經以短期融資工具如銀行間短期貸款、商業本票等為最大宗,非以存款為主,考量到如果市場發生巨震,那麼擔當融資方的銀行即非常可能立刻縮手,不再對這些短期金融提供流動性,而手上握有短期貸款或商業本票的銀行則無法進行套現,銀行流動性突然告竭,那麼即很可能引爆相當嚴重的系統性風險。
穆迪資深副總裁 Christine Kuo 對此表示,隨著中國銀行業越來越積極地參與境內理財商品的業務發展,中國銀行業對於同業之間的潛在交易風險,已經是不斷地與日俱增。
Christine Kuo 進一步指出,一旦市場上發生了負面消息,銀行將會快速地收緊手中流動性,這樣的集體效應一發作,就很可能引爆銀行系統內的流動性風險。
近幾年來,中國銀行業除了中國四大銀行:中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之外,其餘地地方性銀行,為了拓展炙手可熱的理財商品業務,早不僅僅向中、小企業兜售,其實銀行同業之間也會彼此進行理財商品之買賣,藉此降低融資成本。
穆迪對此警告,除了中國四大銀行以外的其他中國銀行業,目前已經是高度地暴露在彼此的違約風險之下,這些廣泛持有或發行短期融資工具的銀行業,在未來可能將會面臨到不小的負評壓力。
第一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最終頁
關於啟富達
|
客服中心
|
網站地圖
|
隱私權聲明
Copyright © 2008 啟富達國際(股)公司_推薦如何投資理財課程 版權所有 電話:02-2703-2053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三段26號4樓之3 E-mail:
cfd.wma@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