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 研究員 John Caparusso 及 Kai Yan 在報告中指出,這些中國「影子」信貸投資產品由信託公司及券商推出,將未交易的債務及股票進行結構化包裝後出售,且殖利率高達 11%-14%,遠超越放貸的 6% 及債券的 3%-4%。而當中信用品質最差的產品,是以「非標準信用資產」為基礎,通常是貸款。
IMF 寫道,這批「影子」信用產品對於中國金融穩定構成的危險,比企業貸款違約來得大。因為貸款損失可以逐步認列,但影子產品若違約,恐引發風險規避趨勢升起,更難以控管。
IMF 同時發布的另一份資料還顯示,中國銀監會也承認,中國銀行業對於「非標準信用資產」的曝險是一大憂慮,儘管這類曝險的準備金要求已高於常規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