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唯一投資理財教育平台、國際金融資訊整合網,提供最完整的財經訊息、國際金融資訊給您。
立即訂閱今週刊~啟富達學員獨享『紙本每期只要48元, 電子每期只要29元』
啟富達官網搬家了!
 
首頁   >   臥龍學院 > 詳細內容
臥龍學院
本區發表之圖形、文字,僅屬個人言論,並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發 表 主 題 【林奇芬專欄】我的第一桶金,靠基金錢滾錢 發 佈 日 期 2016-06-12 14:12:44
發 表 人 Mana 回 應 數 3
文章切中我心中的想法 , 各位分享

【林奇芬專欄】我的第一桶金,靠基金錢滾錢
• 林奇芬
2016-06-10 15:08

我研究所剛畢業、進入職場的年代,正好是台灣錢淹腳目,股市、房市狂飆的年代。我還記得周邊朋友買預售屋,幾個月內轉手就賺了數十萬元,還有人買股票,短短時間內每天代步工具從機車換成汽車。那時的台灣,跟前幾年的大陸市場一樣,大家都在炒股、炒房。

股市、房市,暴漲暴跌

不過,很快的,資產泡沫一下子就戳破了,才不到5年時間,台股從萬點跌落至2千點,股民哀鴻遍野,房地產也一樣崩跌,很多人想賣屋也賣不掉。還好當年我才只是一個社會新鮮人,手上資金不多,還來不及參與投資,也沒有受傷。這是我經歷的第一場投資市場震撼教育,也讓我對市場風險留下深刻印象。
之後我的第一桶金,則是靠投資基金累積而來的。雖然對股票市場有所戒心,但因為新聞採訪工作,很早就接觸了共同基金產業,我感覺投資基金,讓基金經理人來幫我投資,可能更安穩一些。因此,我也開始利用定期定額的方式,買進台股基金。

定時定額買台股基金

台股在1990年面臨大暴跌修正後,許多人退出台股投資。在台幣大幅升值下,台灣經濟結構面臨轉型,一些傳統產業開始轉赴大陸、東南亞投資設廠,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電子產業逐漸崛起,成為台股中的新生力軍。
我記得當時投資的台股基金表現相當不錯,年報酬率高達2、3成以上,不用自己選股,每個月從薪水扣款就可以穩定的累積財富,很適合工作忙碌的我,幾年下來也存了好幾十萬元。

及早投資海外基金

後來有個機緣,我從雜誌社轉到一家外資證券顧問公司工作,更進一步接觸海外基金。正巧在1993年到1996年,繼亞洲四小龍崛起後,東南亞國家也有一波快速成長風潮,當時東南亞股市大幅上漲,東南亞基金很夯。由於手上已經累積了一些資產,我也投入部份資金買進東南亞基金,獲利50%出場,是一個漂亮的投資操作。除此之外,當時也買過能源基金、日本基金、亞洲基金等,我的第一桶金主要靠基金投資累積而來。

1997年發生亞洲金融風暴,東南亞市場重挫,還好我先前基金已經獲利出場,算是逃過一劫。不過,從台股、東南亞股市的暴漲與暴跌,更讓我認識投資市場的震盪起伏,也對投資風險管控更為小心慎重。
看懂世界經濟變動趨勢

因為從年輕時就接觸海外基金,並歷經幾次大景氣波動循環,讓我對國際市場變動更為敏感,再加上工作關係,長期追蹤總體經濟數據與股市變動,因此培養了我對國際股市與景氣循環的觀察能力,這可說是真正長期累積的最大財富。
今年初,我寫了一本書「第一份收入就投資」,主要就是想跟社會新鮮人分享理財觀念。因為我從自身經驗,深深體會幾件事很重要。
開始行動,就對了

一,理財越早開始越好。

不管你懂還是不懂,開始投資就對了。你會在投資的過程中開始學習,即使犯錯、遇到股市下跌產生虧損,這些都是投資必須經歷的過程。就像學騎腳踏車一樣,沒有人一下子就學會的,但多練習幾次,一定可以順利上路。

二,錢少時,先從定時定額投資開始。

最近有年輕人跟我說,即使買台灣50ETF,一張也要6萬元,實在有點難以負擔。但事實上,透過銀行或基金公司購買台股基金,每個月3000元就可以定時定額投資,甚至你也可以用買零股的方式投資股票。錢多錢少不是問題,重點在你的投資意願。

三,財富需要長時間累積。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如果沒有中樂透的好運,就只能靠時間慢慢累積財富,但還必須選對工具。目前低利率環境,只放在定存或債券產品,無法產生太大財富效果,還是必須投資股票或股票型基金。股票市場雖然有波動風險,但透過紀律投資、分散持有,長期下來才有機會脫離低薪、低所得一族。
如果你是一個社會新鮮人,趕快掌握第一份收入就投資的理財黃金時機。
發 表 人 八仙果 回 覆 日 期 2016-06-22 00:19:28
回 應 主 題 RE: 【林奇芬專欄】我的第一桶金,靠基金錢滾錢
現金流原來這麼重要 , 感謝
發 表 人 Mana 回 覆 日 期 2016-06-12 14:17:57
回 應 主 題 RE: 【林奇芬專欄】我的第一桶金,靠基金錢滾錢
社會新鮮人定存錢滾錢 靠2招5年存百萬

鉅亨網記者張旭宏 台北  2016-06-12 09:25 

社會新鮮人剛上班,一般收入都不高,每月薪水2萬5000元到3萬元左右,雖然不高,扣掉全部花費,每月可留下5000-1萬元左右,一般新鮮人都會固定放到銀行定存,如何利用定存方式滾錢,理專建議,首先以定存一筆金額後開始投入基金及股票,透過定時定額的方式,以年報酬率10%為目標,以存第一桶金作為首要財務目標,5年內就可以滾出百萬資產。


第1年單筆20萬元分批投入股市 優先選近3年ROE10%金融股

理專指出,新鮮人第一階段可以存到20萬元為首要初步目標,可將資金分成5份,每份資金就有4萬元,可選擇2檔股價20元以下的金融股,A檔為官股持股比例高的銀行股,可避免倒閉風險;B檔為近5年獲利成長、近3年股東權益報酬率(ROE)維持在10%的高成長動能金融股,2檔都必須有穩定股利政策,3份投入A檔、2份投入B檔。

理專強調,一旦股票價格到年線附近就投入,最長在1年內布局完成,以免錯過除權息的機會。同時,每月1萬元則以定期定額方式投入,就算買不足1張也可以買零股,進場時不需看價位,固定在領到薪水後就投入,時間一拉長,成本就會維持在均價附近。

第2年提高投入金額達1萬元 每周需檢視 最快4年存百萬

理專進一步指出,第2年開始,身邊資產增加了,可以提高投入的金額,因此每月定期定額1萬元持續投入A、B檔金融股,每年領到的股利股息繼續投入,每週檢視1次股價變化,如果股價漲過20元就分批賣出,待股價回到20元以下再買回,每年股利加上簡單的波段操作,年化報酬率10%並不難達成,這樣維持4年,很快存到第一百萬桶金,仍應定期定額投入,加上前3年投入所領取的股利、股息,加上每年報酬率10%,很快資產持續增加,但萬一銀行業配股配息能力降低,就要考慮轉投資價位30元以下、近5年配股配息穩定的傳統產業股。

股票風險大 將戰線拉長 定期定額買基金 首選多重資產基金

理專表示,若覺得股票市場風險太大,經將時間拉長,以定期定額方式投入基金,透過時間複利「養胖」自己的財富,每月能省下5000至1萬元投資,或每月至少3000元,以長時間、分散時點的強迫方式投資,社會新鮮人面對全新複雜的投資環境,核心部位可持有多重資產或總報酬基金,這類基金有別於傳統股債平衡基金,只要持有1檔,就可納入股票、債券、可轉債、REITs等多元標的,能適度參與股市投資,還有債券支撐下檔風險,有效分散波動風險。

時間換取空間 養成定期檢視投資組合、績效

理專強調,新鮮人最大的優勢在於時間成本低,能以「時間換取空間」,在全球經濟有望成長之下,股票依舊是整體投資組合的報酬來源,新鮮人仍然要養成定期檢視投資組合與績效的習慣,近年市場變化快速,建議可設停利點,只要達到一定獲利,如10%-15%,就可先獲利了結,若遇到市場 波段跌幅超過2成的時候,則可以單筆加碼的方式逢低進場布局。
發 表 人 Mana 回 覆 日 期 2016-06-12 14:13:57
回 應 主 題 RE: 【林奇芬專欄】我的第一桶金,靠基金錢滾錢
【蘇怡任專欄】投資基金最大的禁忌是…..
• 蘇怡任
2016-06-08 10:15

email信箱收到來自匯豐中華投信「終止零售直銷業務」的訊息,坦白說不意外,但免不了還是會小錯愕,怔忡3秒鐘,我極少數的基金投資挫敗就是「栽在」這裡,直到現在依然住在套房裡……

投資不是慈善事業,更不是買樂透,必須要投注心血,關心它才會獲得正向回報。離開資產管理公司,很跳tone地轉到科技業後,那年,剛好日本股市正夯,掀起一波日本基金募集熱潮。也不曉得是出於什麼心理使然,或許是自己參與過深知其中的辛苦,也可能是想搶搭日本投資列車,就很豪氣拿出一筆資金去捧閨蜜的「場子」。重點是,她們都不是第一線的業務,根本就沒有業績壓力啊!我到底在熱情什麼勁?

結果,日股跌得慘兮兮,那兩檔日本基金其中一檔金清算了,拿回來的資金被腰斬;另外一檔當機立斷,在虧損8.5%時認賠殺出,但沒有把錢拿回來,再度平均分配轉申購另外三檔基金,就這樣飄呀晃的過了數年,非但沒有把原本在日本基金捅出來的「洞」給補起來,還愈挖坑愈大,宛不墜入看不見底的深淵中。
這下子,不僅那三檔基金浮出水面之日遙遙無期,竟然還來個「終止零售直銷業務」?好友早已離開數年,我們的情誼歷久彌堅,沒有受到任何影響,只是會彼此笑說當年傻。深切檢討,自己在投資上犯了最大的禁忌──隨市場起舞,追逐熱門股市,愈是熱銷愈好賣的基金,往往進場後就沒什麼好下場,這幾乎是鐵一般的定律了。

那些年在跑財經新聞時,看過太多新基金募集搶購盛況,通常股市漲翻天之際投信公司就會競相發行新基金,結果又是一次又一次的血淚交織史。有位業務員朋友就是在忘年之交的老兵把最後僅存的老本捧出來,一如往常無條件支持他之際,心痛地掉下眼淚,從此他離開業界轉行去了。

我想說的是,投資基金最大的禁忌是hot sale(熱銷),尤其是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s,首次公開發行);即使是要捧人情場,還是要審慎評估,不要拿自己的錢開玩笑。其次,基金還是要定期審視檢驗,萬一誤踩地雷市場,有時候還是得壯士斷腕,硬拗下去可能會愈虧愈多;停損很難,但只要本金還在,還是會有賺回來的一線生機。再則,最簡單也是最重要的定律,唯有用心,才會獲得正向回報,天底下沒有不牢而獲的財富。

這麼多年下來我還有一個心得,投資還是單純化好,別落入基金公司過度的包裝與組合。當然,誰也沒料到曾經叱吒風雲、媒體也大肆報導的金磚四國,會落得這樣的結果,去年11月高盛金磚四國基金已經熄燈,淨值一直位處歷史低檔區盤旋的匯豐金磚動力基金又可以撐多久?沒有人能夠預測,只是這次停止零售業務事件所引發的贖回潮,給了我當頭棒喝,是該做個了斷的時候了,我想。

上5頁 第一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最終頁 下5頁
 
 
 
Copyright © 2008 啟富達國際(股)公司_推薦如何投資理財課程 版權所有   電話:02-2703-2053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三段26號4樓之3   E-mail:cfd.wma@outlook.com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