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啟富達國際】深港通若開通,陸股是否能重演「狂牛」行情戲碼 ?
日期
2016-09-02
類別
市場新聞評論
市場上談論好一陣子的「深港通」,終於有機會要開通了!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8月1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批准「深港通實施方案」,8月30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也提出「深港通」工作大致的時間表,預計在11月下旬或12月開通。對於深港通開通後,陸股是否能重演2014年11月「滬港通」開通後的「狂牛」行情,目前市場均有不同的看法,倘若真通車了,能否為已低迷好一段時日的陸股,帶來一絲動能與希望?
所謂「深港通」是指深圳與香港兩地的法人機構或投資人可以相互購買股票,不過對投資者是有所限制,不同於滬港通(深圳與上海),無明顯限制。「深港通」要求投資深股者,僅限香港機構投資者(即法人),而投資港股者僅為機構法人或擁有證券資金50萬以上人民幣的投資人,每日都有投資額度上的限制。也就是說,深港通只開放給法人及少數金額大的投資人,並有每日投資限額規定,因此,其實流入深股的資金是不多的。況且,投資深股者,僅限香港機構投資者,因此,法人在挑選標的上偏愛「價值被低估」、低本益比,及「獲利能力佳」的股票。就目前本益比來看(如圖一),上證指數本益比14.78倍較香港恆生指數的10.32倍與國企指數的6.87倍都來的高,甚至深證股市本益比都高達30-50左右;而就股利率(或股東權益報酬率)而言是2.03%,又不及恆生的3.97%與國企的4.27%。由於陸股目前的本益比與股利率皆劣於港股,造成資金並未流入內地,而是移至香港。
現在,投資人最關心的是「深港通」的開通,陸股能否如2014年「滬港通」開通後,創下一波狂牛的奔走行情。根據啟富達研究部探究2014年滬港通的經驗發現(如圖二),從2014年4月10日總理李克強於博鰲論壇提出滬港通之後,直到11月17日宣布開通,上證指數都並未有明顯的漲幅,甚至開通後幾天,出現有小跌的現象,顯示滬港通的開通,並不是造就中國上一輪狂牛的原因。其上證指數從2014年11月後會有一波大漲,主要是因為2014年11月下旬,中國人行宣布降息、降準政策來刺激經濟。因此,「滬港通」的開通,非上一波大多頭行情的推升主因,而是來自中國的貨幣政策所致。
基於上述總括來看,「滬港通」及「深港通」並為對陸股帶來資金或成為最直接推漲的原因,那為何中國政府仍積極推展其開通?其目的是希望中國股市能國際化與自由化,亦有助於明年A股能納入MSCI,與國際股市接軌。因此,「深港通」開通後,能產生多少效能,值得投資人評估與審思,所以,目前僅可說陸股是慢牛而非狂牛。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