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啟富達國際】一位明星央行行長去留的啟示!
日期
2016-06-23
類別
市場新聞評論
曾經的學術明星,現任印度央行行長拉格拉邁·拉詹(Raghuram Rajan)在在6/18日宣布即將在今年9月任期屆滿之後離職,拉詹突然決定辭職,讓國際投資人感到震驚,印度盧比及國債都隨之重貶與下跌。印度經濟時報、世界銀行及亞洲開發銀行都指出,拉詹下台可能導致上千億美元資金外流,進而引發股匯市重挫,衝擊印度經濟,為何一個央行行長的去留備受市場如此的關注?本文將為您解析。
2013年之際,當美聯儲發佈要回收QE,湧入新興市場的海外資金開始迅速撤回,彼時的印度正面臨經常帳戶赤字龐大、經濟增長放緩、盧比暴跌、通脹高企等困難。拉詹是在印度關鍵時刻被任命,在擔任央行行長之前,他曾在2003年至2006年擔任IMF首席經濟學家,拉詹的專業深獲經濟學家與國際推崇,是學術圈裡最受推崇和薪酬最高的經濟學家之一。在美預期回收QE這段非常時期,印度在拉詹的政策下,成功穩定印度盧比匯率、控制了通脹,降低市場利率,化解了美國緊縮貨幣政策的威脅,也為印度經濟迅猛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同時他並對印度央行進行機構改革,成功控制了印度的債務問題。儘管任期僅僅三年,對印度經濟的發展卻功不可沒。
然而,會導致拉詹決定離職,是來自與政府之間的磨擦衝突逐漸升高,他作風獨立,不願聽從總理莫迪的政府指揮降息,讓許多官員深覺不滿,因而使得他在政治上孤立無援;他要求銀行清理壞賬,企業被迫償還貸款,也引起部分業界人士反感;他敦促政府直接把現金發給窮人,而非投入公共事業,因不滿中間人及政客太腐敗 ----等等,一連串與政府、財閥、企業之間的分歧,因而重下了拉詹想要去職的主因。“他的離任對印度來說不是一個好消息,”彭博援引瑞穗銀行經濟學家Tirthankar Patnaik稱,在印度未來的經濟設想中,拉詹的存在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如果他離開,事情可能會變得更加困難,可能對印度金融市場造成大震盪。
在台灣,我們也有享譽國際盛名的「12A央行總裁」─彭淮南,彭總裁在1998年的時候由於前任央行總裁許遠東不幸在大園空難中喪生,在前總統李登輝的提名下,臨危受命接任央行總裁,就此展開了央行總裁的生涯,今年已邁入第18個年頭,歷經3次政黨輪替。在任期間,遭遇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2000年網路泡沫、2008年金融危機與2011年歐債泡沫等國際金融事件,在彭總裁的帶領下,一一化解了這些事件對台灣的威脅,在09年時,他被金融時報評為「亞太地區最佳央行總裁」。但彭總裁本任將在2018年2月25日屆滿,由於總裁也將邁入80歲的高齡,對於是否再接續未來6年的央行總裁的機率可以說是越來越小,在僅剩不到兩年的時間內,是否能夠找到一個能夠合適的人選接任央行總裁的角色?台灣當前金融環境與國際局勢地位,值得我們新政府提前思考及規劃的,或是將重演印度明星央行行長離職引發市場動盪的劇本?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