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唯一投資理財教育平台、國際金融資訊整合網,提供最完整的財經訊息、國際金融資訊給您。
立即訂閱今週刊~啟富達學員獨享『紙本每期只要48元, 電子每期只要29元』
啟富達官網搬家了!
 
財經快訊
陶冬:貨幣環境正常化 不能只說不做
日期
2010-12-23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12-23 13:20:54 

筆者看來,本屆政府的經濟政策中,執行得最堅定、最持之以恆的,是信貸擴張。共和國歷史上罕見的信貸擴張運動,先是催生出重化工業產能過剩,接著是房地產業過熱,最後是地方財政失控。

2003年以來的八年中,中國平均GDP增長為10.9%,通貨膨脹為3.2%,中國大 致需要每年14.1%的貨幣擴張來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然而,M2每年的擴張速度卻達到18.8%,每年製造著大約4.5個百分點的多餘貨幣發行。照此口 徑測算,中國在過去的八年總共製造出14.5萬億元的過度流動性。

對於一個高速增長的經濟,適當地多投放一些貨幣,以充足穩定的資金供應來支持發展的需 要,是必要的、應該的。本世紀初時,中國仍面臨通縮的威脅,合理地加大貨幣供應來營造通脹預期、刺激消費,也符合經濟學原理。銀行改革成功後,信貸渠道暢 通,銀行借貸意欲上升,亦在情理之中。總的來講,過去幾年的信貸擴張,支持了經濟的高速發展,促進了社會的轉型,推動了國企改制,令中國經濟得以上一個新 的台階。全球金融危機中,中國人民銀行及時的信貸擴張政策,也使中國成為世界主要經濟體中率先復甦的一個經濟。

不過,凡事皆有度,過猶不及。從信貸擴張的數量看,這幾年規模之大遠遠超過了支持增長之 所必需,從信貸擴張政策持續時間看,運作時間之久遠遠超過了反週期政策之所必需。中國目前的貸款總量/GDP比例,已經大幅超過日本上世紀八十年代泡沫期 及本世紀的格林斯潘泡沫期的最高點。如果將中國的過剩流動性(名義M2減名義GDP)以一元紙幣相接搭成一座橋的話,足夠在地球與月亮之間往返11次。這 在世界現代經濟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奇景。美國人的量化寬鬆政策,早已在中國實施了。

在通貨膨脹未構成威脅前,偏寬鬆的貨幣政策也許是可以接受的。可是中國人民銀行在通貨膨 脹展望上,在過去兩年似乎出現了兩個盲目。1)對2006-07年通脹死灰復燃準備不足。上一輪通脹回落並非政策措施奏效(當然農產品價格有所回落),而 是被次貸危機所打斷了,央行似乎沒有意識到製造通脹的溫床依然存在。2)對幹預資產通脹舉棋不走。隨著全球化和生產方式的改變,製造業通脹迅速消失,全世 界範圍內消費通脹出現了中軸下移的現象,取而代之的是資產通脹。資產價格過高,並非傳統的央行干預領域,但是它同樣可能導致經濟運行失衡,觸發金融風險。 除此之外,中國CPI指數本身也有設計上缺陷,令指數無法反映實際物價上漲情形。

應該說,在雷曼倒閉觸發金融危機時,中國政府迅速、果斷的財政擴張政策和貨幣擴張政策, 是必要的、及時的、有效的。這些政策穩定住了人心,帶動起經濟的反彈。然而那種超常規的激進的擴張政策,畢竟是危難之下的緊急措施,不應該變成新的常態。 尤其當中國經濟已經復甦,銀行借貸意欲高漲,就業環境緊張,通脹死灰復燃,房市出現泡沫時,中國沒有理由維持超寬鬆的貨幣政策,中國的經濟基本面與美國畢竟不同。

筆者認為,央行在貨幣環境正常化上,出招太遲、出手太輕,讓數年積累下來的過剩流動性發 酵為害,是近期貨幣政策的一大失策,也是通貨膨脹死灰復燃的關鍵原因。目前的通貨膨脹,有農業失收、工資上漲等因素,但是筆者看到百物飛騰的背後,主要不 是供需失衡,而是流動性失衡。太多的游資追逐有限的資產,結果大蒜、綠豆、蘋果、棉花雞犬升天。在一般均衡論中,流動性大增,實體經濟總量不變,價格自然 上漲。中國房市這些年始終是供過於求的,可售房源庫存年年上升,但是這並未阻止房價的飈升。反之如果沒有流動性的增加(包括周轉速度的加快),個別產品的 供不應求,只會導致該商品價格的上漲,其它產品的相對價格則出現回落,總體價格水平不應改變。中國的通貨膨脹問題,根本就是流動性問題,是貨幣現象。

 
 
 
 
Copyright © 2008 啟富達國際(股)公司_推薦如何投資理財課程 版權所有   電話:02-2703-2053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三段26號4樓之3   E-mail:cfd.wma@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