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唯一投資理財教育平台、國際金融資訊整合網,提供最完整的財經訊息、國際金融資訊給您。
立即訂閱今週刊~啟富達學員獨享『紙本每期只要48元, 電子每期只要29元』
啟富達官網搬家了!
 
首頁   >   臥龍學院 > 詳細內容
臥龍學院
本區發表之圖形、文字,僅屬個人言論,並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發 表 主 題 中國就是下一個瑞士?貨幣戰爭成本高 人行可能不再緊盯美元 發 佈 日 期 2015-02-08 11:33:16
發 表 人 米勒 回 應 數 4
中國就是下一個瑞士?貨幣戰爭成本高 人行可能不再緊盯美元
鉅亨網編譯呂佩憶 綜合外電  2015-01-20 09:26 

瑞士央行上週四意外取消兌歐元的匯率上限,除了讓許多金融機構的外匯交易大失血。更重要的是此舉暗示著,所有從事貨幣戰爭的央行,未來可能還會為匯市投資人帶來意外的間接傷害。

中國央行和瑞士一樣,緊盯本國貨幣與主要貿易對手的匯率波動,設定交易區間或上限。而中國此舉也將和瑞士一樣,控制匯率將會愈來愈辛苦、代價愈來愈高。人民幣長期以來緊盯美元走勢,近期強勢美元的升值走勢,讓人民幣兌所有其他主要貨幣也跟著水漲船高。自從日本安倍經濟學與伴隨而來的量化寬鬆開始操縱日元匯率起,人民幣兌日元已連續兩年強勢升值。

現在又有新的挑戰,歐洲央行 (ECB) 看來已準備好於下週正式火力全開推行 QE,再加上瑞士央行不再以買進歐元的方式支撐瑞郎匯價,表示歐元只會再往下貶值。但是,中國經濟成長明顯減速已有一段時間,人民幣進一步貶值對中國來說肯定不是好事。中國將於週二下午公佈 2014 全年 GDP。根據《雪梨晨鋒報》,全球金融市場預估,若低於成長目標 7.5%,將是 24 年來最低的一年。除此之外,中國經濟也同樣面臨陷入通縮的風險,還有外資流出中國。

上週匯市的波動顯示,中國的出口產品在歐洲銷售變得更形困難,經濟成長將有更多阻力。

中國面臨的另一個危險則是,強勢人民幣將加劇通縮壓力。生產者物價已持續下滑近三年,而原油價格續挫使原本就很低的通膨更低。12 月大城市新屋價格年比下滑 4.3%。

但對北京來說困難之處在於,這些對匯率造成的影響都是外在的,官方無法控制。如果歐洲央行的量化寬鬆啟動另一波貨幣競貶潮,中國還能忍受人民幣升勢多久?
上週瑞士和歐洲央行的政策走向相當不同,但是卻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兩者都是在痛苦難以承受的情況下才開始採取行動。瑞士是因為持續買進歐元的成本過高,歐元區則是陷入通縮的困境。
通縮之所以是所有央行的頭號大敵,是因為通縮會讓償債變得更困難,而且會使成長與就業停滯,因為消費者會延後採購、企業延後投資。《MarketWatch》指出,中國的債務水準目前預估已超過 GDP 的 250%,的確讓人對通縮感到憂心。12 月銀行貸款成長幅度低於預期,也顯示經濟已經呈現疲弱。
另一個要憂心的地方則是資金外流。最近幾季出現熱錢流出中國的跡象,外匯存底累積開始逆轉,顯示投資人已不再預期人民幣會進一步升值。
根據美國銀行最近的資料,歐元和日元兌美元分別貶值 4.2% 及 9.3%。中國 2014 年第四季的數據顯示外匯存底減少 480 億美元,降至 3.84 兆美元,這可能反映其外匯價值以及資本外流。
此外,流動性也出現緊縮的現象。最新的數據顯示中國 12 月的貨幣供給萎縮,M2 成長由 11 月的 12.3% 減緩至 12.2%。此外,因為中國人民銀行減少購買外匯,而使最狹義的流動性 M0 成長非常緩慢。
資金外流和流動性緊縮顯示中國人民銀行所面臨的挑戰。如果資本外流加速,央行就必須動用更多外匯存底以維持匯率水準。除非央行找到新的寬鬆貨幣措施,否則流動性會降低。一般預期今年中國人民銀行將再調降銀行存款準備金率。
但風險在於市場失去對人民幣的信心,如此一來,新的流動性更會加速資本外流。這種情況會導致中國更有可能和瑞士一樣,結束緊盯主要貿易對手的貨幣,並放寬匯率。
發 表 人 Alpha 回 覆 日 期 2015-02-11 01:16:59
回 應 主 題 RE: 中國就是下一個瑞士?貨幣戰爭成本高 人行可能不再緊盯美元
中國進出口急跌 人民幣貶值壓力增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2-09 08:06 

中國海關總署昨日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中國進出口總值為2.09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0.8%。 圖為廈門東渡港。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中國海關總署昨(8)日公布的1月進出口數據再度報憂,進出口雙雙下跌,且遠遜市場預期;當中1月份出口按年下跌3.3%;進口更大跌19.9%。由於進口跌幅遠大於出口,令貿易順差達600.3億元(美元,下同),創歷史新高。
《星島日報》報導,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中國1月出口總值為2002.58億美元,按年跌3.3%,創10個月新低;去年12月則為升9.7%。進口總值為1402.26億美元,跌19.9%,創2009年5月以來最低;去年12月則下跌2.4%。在數據欠佳之下,人民幣貶值壓力增加,專家指,當局若要穩增長,須加大寬鬆力度,以應付經濟下滑壓力。
海通證券指出,1月出口數據欠佳,全年要達6%增長目標的壓力增加。進口除受大宗商品進口價大跌影響外,也受內需一蹶不振影響。民生銀行(1988-HK)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PMI和外貿數據均反映經濟增長內外動力增長不足,外需方面,因全球經濟較弱,加上人民幣被動升值,令出口受到限制;中國工業投資疲弱,內需亦嫌不足。
外需轉弱,中國對美國出口雖仍增長4.8%,但對歐洲、日本及香港的出口分別跌4.6%、20.5%及11%;對東盟出口則增長15.5%。由於進口跌幅遠大於出口,出現「衰退式的貿易順差」,1月貿易順差達600.3億美元,繼2014年11月之後再創新高,2014年11月的貿易順差為544.7億美元。
招商證券指出,雖貿易順差創新高應有助人民幣匯率企穩,但從此前市場對貿易數據的反應看,市場關注的焦點是出口欠佳,人民幣匯率貶值壓力或增加。經濟下滑壓力顯現,要實現穩增長目標須放鬆貨幣政策。
申銀萬國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指,早前公布的PMI數據,以及人行3年來首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說明第一季中國經濟壓力較大,主要因實際利率過高,只有減息才能有效降低融資成本,且愈早減愈好。海通證券指,人民幣未來宜繼續貶值,同時須加大降準力度。
香港《文匯報》報導,海關總署分析指出,春節因素對年初進出口同比影響較大。經季節調整後,進出口降幅均有收窄,1月份進出口、出口和進口的降幅分別為7.1%、1.3%和14.4%。同時,大宗商品量減、價跌也是1月外貿進出口同比下降的主要因素。1月除大豆進口量增外,鐵礦砂、煤、原油、成品油等主要大宗商品進口量均有所減少,同時主要進口商品價格普遍下跌。
值得注意的是,海關數據顯示,中國外貿出口先導指數已連續第4個月下滑。1月,中國外貿出口先導指數為38.6,較去年12月下滑1.5,連續第4個月下滑,預示今年第1季以及第2季初中國出口仍然面臨下行壓力。
面對複雜嚴峻的外貿形勢,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月底曾在常務會議上指出,要促進重大裝備和優勢產能「走出去」,開展產能合作,實現互利共贏,形成新的外貿增長點。
商務部則在部署今年外貿重點工作中提出,要進一步推動穩定外貿增長政策的落實;加快推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發展;加快推進外貿轉型升級基地、貿易促進平台和國際營銷網絡等建設。
對於今年外貿走勢,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中國進出口以弱勢開局,顯示當前世界經濟仍處於國際金融危機後的深度調整期,總體復甦疲弱態勢難有明顯改觀。不過,從全年看,外貿運行外部環境總體略好於去年,加之中國各項穩定外貿舉措逐漸發揮效應,「一帶一路」戰略構想加快推進,高水平的自貿區網絡不斷構建,以及跨境電子商務、市場採購等新興貿易方式蓬勃發展,中國外貿進出口全年仍有望保持適度平穩增長。
國統局明(10)日將公布1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以及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綜合市場預測,受春節因素及燃油價格持續下跌影響,1月CPI預測中值為按年升1%,創逾5年新低;PPI預測中值跌幅擴大至3.8%,為連續35個月負增長。
人行上周三晚突然宣布將存準率由20%降至19.5%,對上一次全面降準為2012年5月。
發 表 人 熊熊 回 覆 日 期 2015-02-09 12:13:52
回 應 主 題 RE: 中國就是下一個瑞士?貨幣戰爭成本高 人行可能不再緊盯美元
19.5%會降準至10%...可能嗎 ?

中國進出口急跌 人民幣貶值壓力增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2-09 08:06 

列印本文 |  轉寄好友 |  大 中 小







图片说明

图片说明





中國海關總署昨日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中國進出口總值為2.09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0.8%。 圖為廈門東渡港。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中國海關總署昨(8)日公布的1月進出口數據再度報憂,進出口雙雙下跌,且遠遜市場預期;當中1月份出口按年下跌3.3%;進口更大跌19.9%。由於進口跌幅遠大於出口,令貿易順差達600.3億元(美元,下同),創歷史新高。

《星島日報》報導,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中國1月出口總值為2002.58億美元,按年跌3.3%,創10個月新低;去年12月則為升9.7%。進口總值為1402.26億美元,跌19.9%,創2009年5月以來最低;去年12月則下跌2.4%。在數據欠佳之下,人民幣貶值壓力增加,專家指,當局若要穩增長,須加大寬鬆力度,以應付經濟下滑壓力。

海通證券指出,1月出口數據欠佳,全年要達6%增長目標的壓力增加。進口除受大宗商品進口價大跌影響外,也受內需一蹶不振影響。民生銀行(1988-HK)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PMI和外貿數據均反映經濟增長內外動力增長不足,外需方面,因全球經濟較弱,加上人民幣被動升值,令出口受到限制;中國工業投資疲弱,內需亦嫌不足。

外需轉弱,中國對美國出口雖仍增長4.8%,但對歐洲、日本及香港的出口分別跌4.6%、20.5%及11%;對東盟出口則增長15.5%。由於進口跌幅遠大於出口,出現「衰退式的貿易順差」,1月貿易順差達600.3億美元,繼2014年11月之後再創新高,2014年11月的貿易順差為544.7億美元。

招商證券指出,雖貿易順差創新高應有助人民幣匯率企穩,但從此前市場對貿易數據的反應看,市場關注的焦點是出口欠佳,人民幣匯率貶值壓力或增加。經濟下滑壓力顯現,要實現穩增長目標須放鬆貨幣政策。

申銀萬國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指,早前公布的PMI數據,以及人行3年來首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說明第一季中國經濟壓力較大,主要因實際利率過高,只有減息才能有效降低融資成本,且愈早減愈好。海通證券指,人民幣未來宜繼續貶值,同時須加大降準力度。

香港《文匯報》報導,海關總署分析指出,春節因素對年初進出口同比影響較大。經季節調整後,進出口降幅均有收窄,1月份進出口、出口和進口的降幅分別為7.1%、1.3%和14.4%。同時,大宗商品量減、價跌也是1月外貿進出口同比下降的主要因素。1月除大豆進口量增外,鐵礦砂、煤、原油、成品油等主要大宗商品進口量均有所減少,同時主要進口商品價格普遍下跌。

值得注意的是,海關數據顯示,中國外貿出口先導指數已連續第4個月下滑。1月,中國外貿出口先導指數為38.6,較去年12月下滑1.5,連續第4個月下滑,預示今年第1季以及第2季初中國出口仍然面臨下行壓力。

面對複雜嚴峻的外貿形勢,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月底曾在常務會議上指出,要促進重大裝備和優勢產能「走出去」,開展產能合作,實現互利共贏,形成新的外貿增長點。

商務部則在部署今年外貿重點工作中提出,要進一步推動穩定外貿增長政策的落實;加快推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發展;加快推進外貿轉型升級基地、貿易促進平台和國際營銷網絡等建設。

對於今年外貿走勢,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中國進出口以弱勢開局,顯示當前世界經濟仍處於國際金融危機後的深度調整期,總體復甦疲弱態勢難有明顯改觀。不過,從全年看,外貿運行外部環境總體略好於去年,加之中國各項穩定外貿舉措逐漸發揮效應,「一帶一路」戰略構想加快推進,高水平的自貿區網絡不斷構建,以及跨境電子商務、市場採購等新興貿易方式蓬勃發展,中國外貿進出口全年仍有望保持適度平穩增長。

國統局明(10)日將公布1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以及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綜合市場預測,受春節因素及燃油價格持續下跌影響,1月CPI預測中值為按年升1%,創逾5年新低;PPI預測中值跌幅擴大至3.8%,為連續35個月負增長。

人行上周三晚突然宣布將存準率由20%降至19.5%,對上一次全面降準為2012年5月。
發 表 人 vivian 回 覆 日 期 2015-02-08 11:36:43
回 應 主 題 RE: 中國就是下一個瑞士?貨幣戰爭成本高 人行可能不再緊盯美元
人民幣逼近跌停 創近八個月新低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金融界) 2015-01-26 13:55 

1月26日早盤,繼上周五人民幣大跌逾200基點后,今日人民幣即期匯率大幅低開,貶值幅度一度逼近中間價的2%,這是官方允許單日浮動的下限。截至11:24,人民幣即期報6.2501,貶值213個基點。盤中最低跌至6.2569或0.45%,逼近跌停位,創近八個月新低。
根據央行規定,自2014年3月17日起,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對美元交易價浮動幅度由1%擴大至2%,即每日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的交易價可在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對外公布的當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上下2%的幅度內浮動。
交銀國際宏觀經濟師李苗獻在周一發布的一份報告中指出,人民幣貶值不大可能超過中國央行(PBOC)容忍限度。
李苗獻寫道,市場押注人民幣貶值並非毫無風險,因為中國央行擁有巨額外匯。歐元等非美貨幣的明顯貶值使得人民幣貶值壓力有增無減。報告並顯示,歐洲央行購債力度大於預期,歐元貶值不可逆轉。
招商證券(行情,問診)宏觀分析師謝亞軒認為,對於人民幣貶值的一個最大擔憂是,擔心會形成人民幣貶值的預期,降低市場對人民幣貨幣的需求,同時也會對整個貨幣政策寬鬆的能力起負作用。
歐洲央行周四宣布一項印鈔購買公債的計劃,將在今年3月到明年9月底之間購買公債,向孱弱不振的歐元區經濟注資逾萬億歐元,為振興經濟進行最後一搏。
外盤方面,美元指數再度創出11年半以來高位95.54,歐元兌美元一度大跌至1.11關口下方,與此同時離岸人民幣本周盤初一度下跌近200點至6.2699。
交易員稱,受歐版QE影響,短期美元指數或將延續升勢,人民幣匯率將隨之承壓,但貶幅有限。市場對歐版QE推出早有預期,相比隔夜美元匯市而言,早盤人民幣波動並不劇烈。預計各大央行或步歐洲央行寬鬆后塵,美元指數仍有續漲空間,人民幣短期或在6.20-6.25區間震盪中略貶。
民生證券宏觀研究團隊指出,歐央行購債會提振市場風險偏好,歐元將貶值,利好美元。未來美元可能最強,人民幣次之;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有貶值壓力,但在央行干預之下,貶值幅度不會太大,總體雙向波動。但由於人民幣仍近似盯住美元,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仍會加速升值。
發 表 人 vivian 回 覆 日 期 2015-02-08 11:35:56
回 應 主 題 RE: 中國就是下一個瑞士?貨幣戰爭成本高 人行可能不再緊盯美元
人民幣去年就一直告知大家別碰 , 外匯占款一直再減..真可怕外流的資金
上5頁 第一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最終頁 下5頁
 
 
 
Copyright © 2008 啟富達國際(股)公司_推薦如何投資理財課程 版權所有   電話:02-2703-2053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三段26號4樓之3   E-mail:cfd.wma@outlook.com  
x